入夏以来的宜城一直持续高温天气。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翻阅手机……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夏天。但是,我们身边还有一个城市弱势群体,特别是残障人士、高龄孤老和街面流浪人员,他们的夏日安全也需得到关注、关怀。
主动上门关怀老弱病残家庭
“高阿姨,你在家吗?”8月1日下午3点,主城区四照园街的一幢老旧小楼里,狭小逼仄的楼道内闷热难耐,迎江区孝肃路街道荷花塘社区的工作人员已经敲了好一会门。5分钟过去了,大门依然紧闭,工作人员不但没有急躁,反而叮嘱着门那头的人:“你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们是社区的工作人员,是来看望你的。”
等待中,工作人员跟记者聊起这位老人。老人名叫高杰,今年74岁,独自居住,患有股骨头坏死疾病,导致肢体残疾。平日里,老人行动不便,出门是件艰难事。荷花塘社区的工作人员将此记在心上,常常主动上门帮老人买菜、买米,街坊四邻也将老人当做亲人,时常帮助她。2016年、2017年,该社区帮高杰老人申请了城市70周岁以上生活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
门打开了,老人拄着双拐将大家迎进门。“这么热的天还麻烦你们来看我,谢谢你们!”“天气热,今天给你送点水果和防暑药品,高阿姨你要注意身体,有什么事就打电话给我们。”一番寒暄,看得出老人与社区工作人员十分熟悉。荷花塘社区书记、主任陈美告诉记者,该社区定期组织人员上门看望独居老人,尤其是在夏季,更需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要,防止他们发生高温中暑事故。
8月2日上午,记者跟随迎江区宜城路街道吴樾社区党员志愿者一行4人,带着大米和油来到吕八街里的一处平房。得知志愿者要来,何翠英老人早早地就在门口等候了,老人今年78岁,精神不错,见面就握住志愿者的手,一个劲地道谢。
据悉,何翠英老人的老伴已经去世,现在和儿子汪鹏一起生活。今年45岁的汪鹏,患有精神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母子二人靠遗属补助和城市低保度日。
为了深入践行“我是党员我带头”活动,吴樾社区书记、主任潘家凤组织工作人员对社区内人员情况进行摸底,做好记录,“我们不单在炎热夏季看望这些家庭,而是将这项工作做到常态化,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做些事。”
微信群助力流浪人员回家
“紧急情况!新河街道龙狮桥桥洞下发现一名流浪人员,水域危险,天气炎热,请求救助!”近日,一则求助信息在“迎江区流浪救助劝导微信群”里传播开来。
原来,有市民发现龙狮桥涵洞里有人逗留,遂立即向新洲乡民政办工作人员反映,该工作人员迅速在微信群里汇报。迎江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得知此消息后,马上要求对方发送微信定位,并报告辖区派出所,联系市救助站赶赴现场核实,劝导、救助该流浪人员回家。
这个由区、乡街、社区(村)民政干部组成的“迎江区流浪救助劝导微信群”建立于2017年年末,各位群成员不分辖区,只要发现流浪人员就立即将情况传至群里,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
这套针对流浪人员的救助模式灵活运用微信群,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环卫工人、青年志愿者、小区保安、热心居民和社会组织,已经形成迅速定位、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今年6月,迎江区民政局下发《关于做好炎热夏季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乡、街道妥善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以及流浪儿童保障工作,建立高温天气每日上街巡查制度,特别是以车站、闹市区、地下通道、闲置房屋、桥梁涵洞等生活无着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为重点,加大巡查和救助力度。
通知一发,各乡、街道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街头主动助活动,及时为街头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人员提供救助服务,对不愿进入救助机构的受助人员,要发放必要的防暑降温药品、饮品、食品,保其生命安全。
新闻推荐
日前,安庆市大观区法院开展暑期“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三十余名小学生家长来到法院,开了一场与众不同的“家长会”。该院研...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