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为迎接“3·23”世界气象日的到来,安庆市开展气象日开放活动,参观的市民和学生在活动中可以了解气象知识,探索气象奥秘。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智慧气象”。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向学生讲解气象知识。(《安庆晚报》3月24日)
如今的气候形势愈发复杂多变,地球村颇不平静,掌握气象知识和防灾避险应当成为人们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令人遗憾的是,当下一部分人对气象知识、防灾减灾常识集体缺失,一旦遭遇突发性气象灾害,在关键时刻往往只能“束手无策”。
对公众来说,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气象知识和防灾避险技能,十分需要,也很必要。所谓“有备无患”,只有不断增强气象灾害风险意识,增进防灾减灾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强一点、技能多一点,应对各类“风险”才会更加从容自如。
从这个角度来讲,让科普气象知识像音乐一样流行起来,不能“偶尔为之”。一方面要将气象科普纳入到公民必修课中,通过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活动,从定点定时宣传教育走向常态教导普及。另一方面,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短信微信等途径,在普及风雨雷电、阴晴冷暖等气象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气象信息的预警价值,让知识成为守护生命的力量。
“冷、热、干、湿、风、云、雨、雪”等气象状态有许多专业术语,普及气象知识也是一门技术活。只有表达的内容通俗易懂,老百姓才能明白,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互联网+”时代,现代科学的传播手段可以更快捷、传播形式可以更多样。气象科普内容越是生动有趣、越是喜闻乐见,科普方式越是别出心裁、越是新颖直观,这些知识反而越能入脑入心,越能为公众所接受。
所以说,要让气象科普与公众“零距离”,得先换种思维——既要“求新”,寻找符合不同年龄段人群喜爱的新方式;更要务实,真正“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让出门看天“通俗化、看得懂、用得着”。这就要求我们在进一步提高公众科学意识的同时,把科学的严肃与科普的活泼结合起来,用生动的图画、简洁的文字、优美的故事、有趣的动画,更“潮”、更“萌”地抓住每一个人的眼球,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消除彼此的距离感。
气象知识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加强知识科普的同时,更应唤醒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小习惯汇聚环保大能量,共同为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存环境而不懈努力。
新闻推荐
4月4日,市民钱女士致电《安庆晚报》热线:在东苑小区7号楼,有一户人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哗哗哗”地向外漏水,并且已有很长时间了。这不仅影响小区居民的出行,还白白地浪费水资源,希望有关部门予以关...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