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表述,释放了强烈而明确的信号:国家越来越重视一线劳动者队伍,尤其是技术工人。技能大师钥匙上悬挂的扳手挂件,是“学点技术”少时铭记,如今在机床边,胸前的党徽在乌黑机油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11月13日,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苏书龙拿着工人新车出来的零件,觉得“要参加技能大赛的比拼,这活儿做得还不够细”。
一番讲解后,他悄悄告诉记者:“没有什么比他自己感兴趣、愿意钻研更重要的。”
今年8月,“苏书龙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2016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此外,省级“张增成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市级“黄军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一个公司里形成的技能大师梯队,让工匠精神得以落地开花。
“可调节丝攻夹头装置”、“砂轮R角修正器”、“一种工件外表面弯曲模具”……车工方面的多个技术难题在苏书龙的领衔下先后攻克,并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MH-630数控加工中心是厂里引进的第一台生产柴油机气缸盖、连杆的主要设备,在改造公司因数控系统设备老化,故障频发且配件购买困难放弃之时,张增成经过三年多的使用验证,成功改造设备,为公司节约费用50多万元。
严谨、专注、敬业,在大师们的表率与带领下,车间里形成了“学中干,干中学”的氛围。
“传绝技、带高徒、克难关、集聚人才,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传承传统技能技艺,这是工作室的任务,也是‘大师\’应负的使命。”苏书龙说。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十九大报告中,50余字关于技术工人的陈述,向苏书龙、张增成们释放了一个信号:国家越来越重视一线劳动者队伍,只要立足本职,学习、奉献、努力,就会大有作为,就能实现自身的岗位价值。
“创新”是张增成在十九大报告中捕捉的关键词之一,“创新国家才有广阔前途。报告强调了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技术工人当仁不让地站在创新的最前线。因此我们技术工人,首先要成为知识工人,才能成为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人生的选择并不局限于成为技术工人,但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潜下心,干想干的,干好想干的,学习更高端的技术,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发展。”年轻技工曾锐对“岗位价值”的理解,朴素而深刻。
新闻推荐
11月15日上午,新疆皮山县桑株镇第一小学的努尔古丽和阿依古丽两名教师来到宜秀区几所学校进行跟岗培训。这次跟岗培训时间为期半个月,培训内容包括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校本研修、校园课堂等...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