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一个城市历史与命运的载体,传承着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地域特色和独特个性。
老地名作为一张城市的名片,蕴涵着不可再生的文化积淀,堪称城市历史的“活化石”。这些地名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文物古迹、历史典故、风土人情,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等密切相关,是区域整体形象中重要的识别元素,也是文脉延续的重要载体和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庆市为例,“九头十三坡”的命名就是宜城古貌的真实写照——安庆老城建在西北高、东南低的丘陵岗地上,老街巷与道路狭窄弯曲、高高低低错落交接,所以多以山、坡、头、岭命名;而以烈士命名的“吴樾街”、“锡麟街”、“玉琳路”、“程良路”、“德宽路”则承载了安庆的辛亥革命史;蚌埠的张公山、九龙集与八仙的传说有关,“上海栈”等名则反映出蚌埠当年货物堆栈业的兴盛;而曾唱彻合肥大街小巷的《合肥的石头》,歌中“三孝口、四牌楼、女人街,岔到长江路口,向前走还是向后走,东边吹来一阵包河的风”所串起的地名,不仅有日常生活的记忆,也蕴藏着合肥的文化历史。
但令人遗憾的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对地名产生了巨大冲击,尤以住宅名称追大求洋以甚,不少小区开发商喜欢选用“御”、“国际”、“世界”等字眼来彰显地位、身份和财富。 “御景国际”、“格林小镇”……这些洋味十足的名字充斥着各大城市,甚至县城,其实其内既没有几个国际友人居住,其建筑也没有多少国际人文特色。从地名命名规范化的角度来看,这些名称通名缺失,只可以作为销售名词,而不能成为住宅区的标准称谓。
在此次的协商会上,省民盟专家组们认为,城市地名的主动权,应严格掌控在政府及民政部门手中,禁止房地产开发商任意用本公司的名称命名城市地名。凡是新的居民小区、社区和道路命名,必须由各市民政部门领导的地名专家委员会进行充分论证。
他们呼吁省民政厅、省方志办等单位牵头,聘请地方志、民俗文化、地方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工作班子,研究制定老地名调查和考证的规则,责成各市确定需要保护的老地名的范围和数目。在评审公示基础上,编制各市与安徽省老地名名录,为实施老地名名录保护提供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对列入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且仍在使用的地名,原则上不得更名;确需更名的,应当由各市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听证会后,报各市政府决定。对省城与各市新老城区及郊区原有地名中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指向性特别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老地名,列为此后新道路、新街巷、新社区、新景点等的备用名称。同时正确处理地名工作中的“老”与“新”、“土”与“洋”之间的关系。即使需要对一些道路、街巷、社区、景点进行新的命名,也要首选与本地历史文化有密切关联的元素。
新闻推荐
短暂清凉后,闷热感卷土重来 今天雷阵雨转多云,气温在27~32℃左右
本报讯(记者项珍)八月初的宜城,雨水送来清凉,没有火辣的阳光,没有滚滚的热浪,短短几日,不少人便忘了酷暑天的模样。不过,眼下仍处在三伏天里,台风带来的风雨之后,高温天气还是要重返宜城的。预计从今天起,安...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