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舒韵 摄影报道)最近这些天,一股强降雨席卷了全国11个省61个市,1100余万人受灾。铜陵、安庆、池州3市14.9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2.8千公顷,其中绝收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亿元……一组组数据牵动着亿万儿女的心,也如一道巨浪在寿县“迎河镇育秧超市”的负责人顾军心里激荡着,面对着灾后自救生产,育秧超市也是开足马力,应对着突如其来的灾害天气。
“最近这几天已经收到安徽受灾县区的订单电话,要的秧苗还不少,我们也正在加班加点干!”7月4日,记者走进位于迎河镇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的育秧超市,工人们忙着筛土、装土、撒种、浇水、覆土,顾军正和大伙儿一起下地干活,将从地里栽培成功的秧苗,转移至超市,准备销售。“每年我们会在3月下秧,7月便可投入市场,一年总共也就4020公顷秧苗,其中预留1340公顷是作为当地灾后生产自救的。”顾军表示,0.067公顷亩地大概能产出20盘秧苗,作为生产自救时使用的秧苗在4元一盘,基本维持成本价,而对外销售的价格一般在12元左右,每年汛期前会提前10天备好,以备扎堆前来购买秧苗。正说着,一辆挂安庆牌照的大卡车驶来,从车上下来一名中年人,自称已订过201公顷的秧苗,当天是来拉货的。记者在与其攀谈中得知,中年人叫蔡士彪,在当地是种粮大户,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他几乎绝收。好在当地政府发放了补贴,自己及时预定了秧苗,生产自救也有了指望。
“这些天订购秧苗的人很多,特别是外地的,电话响不停,我也正琢磨着和镇里商量下,聘请当地的低保户、家庭生活困难的村民来这帮忙,按天结算工资。”顾军说,每年这个时候便是最忙的,由于人手有限,不得不加班加点干,自己也从附近村庄聘请了不少低保户来搭把手。李台村的刘约仁便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年都来帮忙,活不算累,也离家近,每天还有60元的工资补贴家用。顾军表示,育秧实行超市营销模式,稻种优良、可选择性多,加上米质好、产量高、抗病抗灾能力强、栽种费用低,年后就不断接到订单,一旦发生灾情,需求量将会直线攀升。有了这些秧苗,村民灾后自救也有了底气。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进一步规范客运市场秩序,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服务市民安全便捷出行,市运管部门开展班线客车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纠正48台次班线客运车辆违规经营行为,并对其中的8台非法营运客车进行处...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