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安庆市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决战之年。宜秀区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创新推行“创建全员化、党员示范化、管理网格化、工作步行化、行动军事化”工作法,开展“步行在一线,合力抓创建”活动,即“区乡村创建包保责任人每天步行一小时,深入社区、单位、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督查创建;党员志愿者每天步行一小时,走村入户宣传创建知识和提高群众创建意识;创建业务指导员每天步行一小时,到街道、社区、窗口单位查阅软件资料、进行业务指导”,着眼精准、对标施策、全面发力,坚决打赢创建攻坚提升战。
创建全员化,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宜秀区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部署,层层落实。短短两个月时间已经召开系列文明创建会议30多次,辖区乡镇(街道)和社居委及时召开文明创建会议100多次,该区党员和志愿者每天步行一个小时深入居民家中发放《致宜秀区居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封信》20多万份,宣传文明创建意识和知识,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和共创共建的强大合力。
党员示范化,党员带头、层层引领。该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群众自主自治。创建工作中,该区对照整治任务,划定责任区,将重点区域、路段、河道包保到人,普通党员主动认领卫生责任区,带头承诺、带头清理、带头创建。从5月初至6月21日,组织党员干部参与环境整治3万余人次,通过党员带头捡垃圾、带头清沟渠、带头整治房前屋后,以实际行动带领身边群众参与到文明创建之中。为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积极性,该区还动员群众当好文明创建“主人翁”,成立村民理事会、护村队、互助社等群众组织47个,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会议表决通过并张榜公示,加入封山、禁渔、河道保护等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新内容。
管理网格化,精细精准、常态长效。宜秀区实行网格化管理,保洁区域定岗定位,完善保洁制度,加大清扫力度,延长保洁时间,增加各单元楼道和扶手保洁范围。该区交警三大队、环卫处、城管执法局等部门严看死守,严管重罚,确保辖区内大街小巷,主、次干道,小区环境整洁、有序。区文明办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督查,将文明创建工作变突出迎检为主动出击,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常态管理。该区还依托现有的社区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构建了“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居民”的五级网络组织体系,将社区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网格,以网格化方式建立网格管理服务队伍,将社区每名工作者落实到每个区域,并在每个区域内对党小组、志愿者、辖区单位进行整合,逐步形成了“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同格同责、同奖同罚”的工作格局,实现创建“情况全掌握、责任全覆盖、服务无遗漏、管理无缝隙”。
工作步行化,发现问题、一线解决。上下同欲者胜。为助力全市问鼎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这一目标,宜秀区迅速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和区文明创建联合执法大队,严格按照市里部署安排,对准对标、有的放矢,狠抓提升、精准争创。县级干部领衔包保、科干包村、党员包点,每天步行一小时深入社区、单位、重点路段、重点区域,一线发现问题,现场协调解决。将上半年发现的62项创建问题清单、8张网格责任和指挥部职责分解图全部上墙,实行清单化、条理化、责任化,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为加大创建资金保障力度,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各乡镇(街道)创建工作;设立文明创建专项基金200万元,用于文明创建考核、奖励文明创建考核先进单位和文明创建重难点整治。
行动军事化,立行立改、软硬齐抓。“国考”在即,时间紧、任务重。面对纷繁的创建任务,宜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派出6个创建专家组每天步行一小时深入街道、社区、窗口单位查阅软件资料,进行业务指导,并及时整理梳理出29个重难点问题进行逐一分解,明确了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一个一个抓整改,一项一项抓达标。截止目前,官圣公路、高速北出口、三义瓜果市场等重点区域和地段通过增派人员,轮班值守,做到全天候、无缝隙管理,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现象已经消失;大桥街道办事处同庆北苑、叶祠南苑、祥盛3个农贸市场正在改造提升,脏乱差现象明显好转;对全区辖区内施工工地、闲置地块等区域采取封闭式管理,采用砖砌围墙遮挡,并制作公益广告,相关工作将于6月30日之前全部完成;光彩大市场脏乱差专项整治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环境整治和经营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新闻推荐
6月23日下午,以“童讲中国梦”为主题的迎江区中小学经典诗词朗诵比赛在华中路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本部)举办。来自全区16所中小学的360多名青少年学生倾情吟诵古今诗词名篇,抒发自己对中国梦的感悟,喜迎...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