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今年开工建设,概算总投资达到3.9亿元。建成后将处于备用状态,现有供水系统一旦故障停止供水后,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立即启动,输入管道接入自来水公司二、三水厂,经处理后向主城区不间断供水,日供水量能达26万吨。规划确定石塘湖为水源地
石塘湖备用水源建设和综合整治,不仅开辟了新的城市水源地,而且打破了城市目前供水水源单一的局面,对有效分散城市供水风险、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讯 石塘湖应急备用水源保护综合整治工程是市政府全力推进的“1号议案”工程,也是关系着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重点民生工程。6月21日,记者走进备用水源地建设现场了解到,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确保今年年底建成备用。
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今年开工建设,概算总投资达到3.9亿元。建成后将处于备用状态,现有供水系统一旦故障停止供水后,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立即启动,输入管道接入自来水公司二、三水厂,经处理后向主城区不间断供水,日供水量能达26万吨。规划确定石塘湖为水源地,正在实施水源地面源污染综合整治,目前取水、输水、截污等工程和规范整治渔业、禽畜养殖正在有序推进。
石塘湖备用水源建设和综合整治,不仅开辟了新的城市水源地,而且打破了城市目前供水水源单一的局面,对有效分散城市供水风险、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城市水环境得到改善,为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创造条件。
为把这项综合工程建设好,市住建委、重点局、宜秀区等单位和供水集团公司、北排公司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乡、村积极配合,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当日,在位于龙眠山路的输水管道施工现场,几名工人正在进行过街顶管作业。输水管道工程从石塘湖泵站一路铺设至市三水厂,全长约23公里。由北向南经过黄花路、独秀大道、经十四路、叶祠路至振风大道、龙眠山路至三水厂等地。目前新河景观带段已经完工,经十四路段和龙眠山路段正在施工。截止目前,累计完成7.4公里,占输水管道总工程量33%。 “工程采取明挖和暗挖两种方法,但地下老管线较多,暗挖时容易造成影响,需要进行全面勘探,摸清老管线位置,确保安全。”谈及工程目前面临的难题,安庆公用供水公司负责人杨军说道。
截污工程是水体整治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也是采取其他技术措施的前提。按照规划设计,石塘湖水环境整治工作优先执行截污工程,该部分共投资1亿多元。当日,在位于机场大道西侧的污水截流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人正在紧张地铺设管道。该工程需要新建截污管道42余公里,污水提升泵站3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5座,管道自清洗装置2个。通过这些设施,收集周边生产生活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进行处理。建成后,可截流处理污水8000-10000m3/日。“6月12日进场施工,同时开工4个工作面,目前已经铺设了1000多米,计划11月底完工。”安庆北排公司总经理王绕介绍。
在前期摸底复核的基础上,今年6月,宜秀区开始对54家养殖场进行关闭。目前已经关闭26家,减少畜禽2万多头,拆除圈舍近9000平方米。除了对禁养区进行关闭或拆除,宜秀区还对石塘湖周边渔业养殖进行规范和综合治理。石塘湖周边养殖面积共有8000多亩,按照配套10%以上净水片区的要求,需要建立至少800亩的净水区域。“分两年组织实施,今年计划建500多亩,完成5000多亩水面的达标排放。”宜秀区渔业局副局长朱茂林介绍。取水口及泵站建设是整个工程的重要一环。遵循“当水位最低时,也能使水源水进入取水口泵房”的原则,取水口位于石塘湖南端的掌家嘴村北侧,距离湖边500米。目前,临时道路铺设结束。“这个工程建好后,整体环境治理好了,对周围老百姓都是一件好事,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宜秀区人大代表陈婷婷说。
(记者 陈娟娟 通讯员 石晓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余菲菲)为切实加强市区三轮车(含机动、电动和人力三轮车,不含残疾人代步车)管理,规范三轮车运营和交通秩序,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决战攻坚工作,6月20日,安庆...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