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活动
课堂互动
敬业校长的特质和精神
“书本很薄,教育很厚。舒州中学的总目标是让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无论是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综合能力,还是良好习惯,优良个性品质样样优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基。有人说,敬业校长具有双重身份:一是学校的决策者;二是学校内部协作团队中的‘首席\’。有人说,敬业校长这一概念意味着对校长专业化的确认校长的专业能力,不只是他要懂教育,更重要的是懂管理、懂运营,因为你所在的学校是必须在市场中野蛮生长的民办学校。”这是舒州中学执行校长陈峰的一番感言。
今年2月,陈峰出任舒中执行校长。作为著名教育学者,专家型校长,习惯学习力培养专家,他主持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生习惯学习力培养》研究,担任课题组组长,同时他还是“养成+励志”双德育模式创始人、成功素质教育倡导者、南京人本素质教育研究所所长。20年来,陈峰在全国500多个县市为教育局、学校作过1000多场教育演讲与培训,影响广泛;在全国建立两百多所“习惯与学习力培养”基地校。
陈峰对教育、教学及学校的管理都做过十分系统地深入研究,并出版了《学校精细化管理与执行力打造》《学校实效课堂建设》《养成+励志双德育模式建构》等二十多部教育专著。
出任安庆舒州中学执行校长以来,陈峰着力提升舒州中学的办学层次,他率领舒州中学教师团队,以创建皖南地区一流民办学校的目标来总揽学校工作全局,突出精细化管理,激情教育,实效课堂建设,学生习惯与学习力培养等办学特色,狠抓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全方位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立志把舒州中学办成一所地区名校。陈峰表示,无论是教育思想,办学理念,还是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学成绩,还是办学特色;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师资建设;无论是办学水平,还是办学创新;每一项工作都用一流的高度来要求自己,用全国一流的标准来寻找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提高。
激情教育与实效课堂
初夏时分,坐落于依山傍水杨桥镇的舒州中学,湖畔凉风习习,操场绿草茵茵。国家森林公园和“灵山石树”等著名景区近在咫尺,交通便捷,环境清幽,是莘莘学子潜心学习的理想场所。文化墙、文化石,书香校园里曲径通幽。花繁叶茂的初夏,这所占地面积105亩,累计投资近亿元的优质民办学校焕发着勃勃的生机。2012年投资500万元建成大运动场建成并投入使用。足球场植草成功,250米跑道宽阔环绕,百米看台气势恢宏。现代化的教学楼、公寓楼、综合楼,千人大餐厅、学术报告厅、图书室、标准微机室,校园内,孩子们来往奔走,石榴花竞相绽放。
创办于1996年的舒州中学,是安庆市首批民办中学。学校现有高中三个年级,在校学生1200多人,教师61人,其中中高级教师35人,硕士学历4人。严格、科学的管理,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多年来,舒中为高校和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连续多年高考达线率达97%;2010年,该校高考成绩获市“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位列民办学校榜首,用实绩谱写了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辉煌篇章。
目前,在执行校长陈峰的带领下,该校采用最先进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导、思、议、展、评”方式,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坚持“四清”过程管理,“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使学生问题不积累,基础扎实,走真正的优质之路;采用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教师集体备课模式——“三备两研”,集思广益,形成共案,把每一节课都上成精品;采用高效的校本作业,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从十几套资料中精挑细选一些题目,编制成习题案让学生做,不要学生做废题,让学生得到“以一当十”的练习效果,从而达到真正地减负增效;同时,做好培优补差,对特优生、优秀学生、待优生,分别启动导师制,使优秀者成为精英,待优者变得优秀。
舒州中学还制定了“升国旗制度”“荣誉申请制度”“家访制度”和“艺体教学制度”,并坚持执行到位,使学校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形成制度化的格局。舒中的“英才班”“潜质班”“艺体班”开展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该校的德育特色教育也受到广泛好评--致力于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包括八大生活习惯,十大行为习惯和十二大学习习惯,习惯好就是素质好,习惯好才能成绩好;通过多种途径与措施培养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打造激情校园,养育激情学子,培养学生阳光、自信的个性;学生十三大非智力因素培养:通过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和优良的个性品质,锻造学生成功素质,教会学生做人与处事。
舒州中学通过“养成+励志”双德育模式,对学生进行习惯学习力培养。学生不良习惯能够改变多少,他的能力就能够提升多少,他的成绩就能够提高多少。舒州中学的德育教育特色就是抓行为,养习惯,塑品质,促学习,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满足多元化需求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也是踏春的大好时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心里乐开了花。远眺东林净土苑错落有致的建筑全貌,环视起伏连绵的山峰,真可谓心外无法,满目青山,风景这边独好。”
“庐山瀑布,岩石高而险翘,人在下望瀑布,如抬头望天空云朵,瀑布宛若一条白龙,从岩壁下冲了下来,在它面前的一切,似乎都会被它气息布满全身,说不出来的舒服。能看见如此壮观的景象也不枉我们满头大汗爬上山峰,亲眼所见心灵才受到震撼,无不感叹自然的无穷魅力……两天的旅行圆满结束,我们不仅学到了课外的知识,身心也得到了放松,同时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庐山行,收获颇多。”
204班的严思敏同学在期待已久的研学活动结束后,写下自己的感悟,她说:“这次在庐山的活动让我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我更期待下一次的旅行。”
“死读书、读死书”不是舒中推崇的学习方式,既然确立了“先成人、后成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特色教育。校刊“舒州风”、校报“舒苑报”全部由学生组稿、排版,办得有声有色。运动会、文化节,各种实践活动精彩纷呈,研学、讲座、课程改革,每位师生积极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学校还通过每周一次的校本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四大支柱:教会学生学会求知,教会学生学会做事,教会学生学会共处(情商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每1周至2周读一本课外书,每个学生每年阅读课外书30本以上--海量阅读培养学生人文底蕴,保护学生的灵性和悟性,给学生一种自我增值,自我教育的根本方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办有良心的学校,做有信仰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理想或许很平凡,但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在细微之处锲而不舍地努力。人们对民办教育充满期待,新环境下的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政策和市场,更要依赖于办学者的智慧和能力,依赖于教育机构的观念、人员、财务、投向发生转变,这才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舒州中学加强“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打造校园文化,重在优化育人环境;提倡多元教育,重在个性发展;实施实效课堂,重在精雕细琢”的办学特色,为推动安庆市教育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步伐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节点上的“破”与“立”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决定未来。随着越来越多新生代家长的出现,他们绝不会再甘心自己的孩子接受自己所曾经接受过的僵化呆板的教育,他们呼唤更多可供选择的学校出现。
“人的打造,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是一个立体的、多元的课程。”在陈峰看来,学校教育中,要想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滋养,最核心的因素是打造丰富的课程。如此,民办学校才可能实现专业治理力量的觉醒,才可能真正领跑教育变革。
教育理想如何落地?离不开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和“脚手架”。通过调研,发现症结所在,陈峰开启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逐渐规范师生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除了大胆地“破”,陈峰同时开始高品质地“立”:立制度、订规矩、促内涵、保品质,牢牢把握教育规律,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服务。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重视内涵发展,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练内功、比内涵、出名师、育英才,依靠质量、特色、品牌赢得社会信任。
为让每一位学子成才,舒中人在这里播种理想,耕耘希望,他们数十个春夏秋冬,数十年风雨兼程,以“创建省市示范学校、争当民办教育排头兵”为目标,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在皖西南大地和长江两岸声名远播。目前,舒州中学已为国家培养优秀合格人才5800余人,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民办学校”“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传统特色文化百强学校”“中国社会组织AAA等级证书”“安庆市文明单位”“安庆市优秀民办学校”“安庆市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第一名”“安庆市治安保卫先进单位”等60多项荣誉称号,《舒州风》文学社荣获安庆市教育体育局“优秀中学生社团”称号。
新闻推荐
空调外机贴地放 “热浪”吹得行人烦 市民:希望有关部门进行监管
图为店铺空调外机6月9日下午,市民徐先生致电《安庆晚报》热线:在湖心南路118号附近,有一些沿街店铺将空调外机在地上摆放,空调外机吹出的“热浪”让过往行人受不了。希望有关部门予以关注。□安庆晚...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