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残疾,求职艰难,四处碰壁。为了生存,她在菜场贩过菜、卖过鱼。风里雨里,她无数次摔倒又爬起。她自学电脑,开办广告公司,凭着诚信与努力,开启了她的“美丽人生”。如今,已帮助400多人就业,其中残疾人近10人。
何根琴的电话总是在响,一年时间,有好几个月不在安庆。忙碌是她的常态。她说,作为一个为大家创造美丽的人,自己要不断学习。要不是走路时身体摆动幅度的不同,根本看不出她的腿部有残疾,在她的脸上闪现更多的是自信。
何根琴今年刚满四十,从学校毕业后的20年里,她凭着一股韧劲,硬是从求职无门的残疾人变成为别人创造美丽的老板。她的创业之路还要从她毕业那年说起。
1997年,何根琴刚中专毕业,学的是财会,尽管是一个热门的专业,可求职起来却并不容易。“用人单位都需要你有会计资格证,那时我还没有。而且我还有小儿麻痹症,用人单位都不想用我。”何根琴说。
何根琴的父母是老实的农民,家里条件不好,面对四处求职无果,她多少有些心灰意冷。给人打工难,那只能自己找事干。
当时,何根琴住在北正街,楼下有一个菜市场。“不如贩点菜来卖。”何根琴想。
20岁的青春年华,很难与贩菜联系起来,可何根琴下了狠心,“必须要养活自己。”
做其它事我没有钱,只有卖菜成本小。但卖菜看似容易,却十分辛苦。起早贪黑不说,市场的道路也难走,但对于腿脚不便的何根琴来说,摔倒是常事。
一次大雨,路面已经被雨水淹没,何根琴脚下一滑,跌入雨中。“那天根本不是走在水里,是爬着回去的。”
一点点轻便的蔬菜,收入尽管微薄,却是何根琴唯一的生路。而一次次摔倒和爬起,都成了她人生的磨砺。而在贩菜的三年里,她坚持学习了电脑,到了2000年,她用卖菜存下来的钱开了一家打字复印社。
“2000年,电脑还不是很普遍,打字还算是一个技术活。”何根琴说。
从菜贩到打字复印社的老板,何根琴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次转型。由于经营得力,生意不错。当时安庆平均工资只有几百块,可她的月收入就已经达到两三千元。经过几年发展,还成立了广告公司。
赚到了钱,何根琴给自己的腿做了两次手术,在恢复过程中,接触到一款理疗仪。经过按摩等方式,原本她肌无力的腿部有了力气,还因此考到了驾照。到了2015年,她结束了经营15年的广告公司,投身到“美丽”事业里。
“经过我自己的亲身感受,觉得这是一个给别人带来自信,带来健康的事业。”何根琴说。通过2年多的发展,目前的连锁加盟店开到了30多家,扶持和帮助了近400多人就业。其中帮助了三个残疾人重新走上了新岗位。
“作为一个二级残疾人,能给社会,能给一些家庭带来希望,带来幸福,带来财富,总算实现了人生的一点价值。”何根琴说。
不惑之年,何根琴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帮助更多的人,特别是吸收和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就业,让他们过上美好生活。
新闻推荐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从事着体力劳动,粗砺而原始;他们的工作状态处于流动之中,他们是长期的“临时工”。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劳动算不上是“工作”,只能说是“活儿”。所谓“做活儿”...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