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庆 今日桐城 今日怀宁 今日潜山 今日太湖 今日宿松 今日望江 今日岳西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今日怀宁 > 正文

紫云峰下一棵松

来源:黄山日报 2020-12-23 04:38   https://www.yybnet.net/

家在图画中 朱松发/作 平常山村景常胜 朱松发/作

□施春生

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消息,说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朱松发先生于2020年12月10日上午在合肥逝世。朱松发的绘画艺术得到世人的很高评价,朋友圈对他谦和的为人也多有褒奖。我注意到,朱松发1942年生于黄山上的紫云村。生为黄山人,必有黄山缘。我马上联系黄山服务队一些老人和熟悉情况的朋友,询问有关朱松发与黄山的故事。

“我与松发同年出生的,从小在一起长大,他父亲与我父亲是工友,当年都是黄山出了名的石匠。上世纪50年代初土改的时候,他们一家迁回怀宁老家去了。当时不叫紫云村而是叫紫云保,1保9甲140户588人,大多数都是来自安庆怀宁的石匠。”12日下午,笔者打电话给现住黄山紫云村的胡老先生,胡先生在电话里跟我说,当年青鸾峰上面“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的摩崖石刻,就是朱松发父亲他们那一辈老人凿刻出来的。

胡先生介绍了当年的雕刻情况。“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10个字在1939年刻成,每个字直径达6米,其中“平”字一竖长达9.4米之多。刻字的青鸾峰(也称立马峰),是黄山36主峰之一,海拔1600米。壁立千仞,字迹遒劲。胡先生的父亲胡义和与宣庆发、朱为玉、朱立宗、戴玉松、杨积财,刘日恒等7人,顶着烈日和风雨,冒着坠崖的危险,历时数月完成了这一黄山摩崖石刻时尚的杰作。其中工友朱为玉就是朱松发的父亲。

当时,石工们以竹篾绑成缆绳,攀登到立马峰顶,缆绳上端固定在大树和巨石上,下端垂至谷底。他们手抓缆绳沿陡峭石壁缓缓而下,在崖壁上依次固定好10个字的位置,再凿出一行行可插入钢钎驻足的洞眼,又在一根根钢钎上系好绳索,用绳索和木棍捆绑成一排排软梯。站在下临绝壁、摇摇晃晃的软梯上,他们再用绳索将自己固定在一个点上,终日以岩为纸,以钢钻为笔,冒着生命危险,辛辛苦苦干了整整大半年。胡先生还说,位于黄山温泉的“白龙桥”(桥名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手书)、“正道居”(张治中题额)、位于北海景区的“排云亭”(亭额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司法次长余绍宋题写)等民国早期的建筑、桥梁、牌坊,也都是朱为玉他们一群石匠辛勤劳作留下来的。

胡先生回忆的还是他们父辈的故事。我辗转打听到消息,又跟市公安局程支队长通电话,询问有关信息。程支说:“我和朱松发老师可以说是忘年交。90年代末,我在北海派出所工作时与先生相识,后来先生多次上黄山创作,我都跟随其后。朱老师曾多次和我提起幼年时在黄山的情景,说过不少黄山对他的影响的话,还常自喻是紫云峰下一棵松。”朱松发成长时期的黄山,经历了民国和新中国的建设与开发。他看见风景,更看见风景里面劳作的人。朱松发后来进入艺术圈,从事书画创作,这成长的记忆对他尤为深刻。

在中国的山水文化里,黄山是一种绕不过去的存在。因为一座山诞生一个画派,在全世界也许可能只有黄山。明代丁云鹏画《天都晓日图》,将他对黄山的向往刻画得淋漓尽致。渐江、石涛、梅清等艺术大师,跋山涉水,以手写心,将黄山这一人间仙境,描绘成山水人文精神的殿堂。朱松发长在黄山,目睹奇景,感受松风水韵,懂得每一枝松桠,都需经历雨雪霜晴,才会有蓬勃的力量。朱松发以鲜明的个性和阳刚之气创作作品,他于“墨海中立定精神”,这不能不说是黄山形象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朱松发逝世了,大家都在纪念他。有人说“世间再无朱松发,只留梅花香人间”,这话说得对,但我还要补充一句,那就是:年少最难将息,人生营养得兹。

新闻推荐

张岱与阮大铖

张岱《牛首山打猎》一文中还有个没露面的重要人物,那就是阮大铖。众人第一天打完猎,然后“看剧于献花岩,宿于祖堂”。祖堂是...

怀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宁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美味芋粉记乡愁2020-11-19 06:39
评论:(紫云峰下一棵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