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中午时分,听见外面辛劳的大爷大妈或推或骑三轮车叫卖着凉皮、银耳八宝粥……听着听着,这种叫卖声把我带到了童年时代,耳畔似乎又听见那久远又熟悉的叫卖声。
我的老家是安庆怀宁的,村子就在独秀山下,父亲是手艺人,跨过长江来到江南祁门和我母亲结婚生下我后,因忙于生计,从小就把我送回老家,交由我爹爹奶奶带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里经常有手摇拨浪鼓、肩挑小货担的人,走村串户叫卖着一些小东西,他们一根扁担一对箱,一年四季走四方,以维持生活。每当听到拨浪鼓及货郎吆喝的“破布头、破鞋头、头发兑针线、小人要甜甜、大娘要针线……”声音后,我们一些小孩子就随大人一起围了上去。只见货箱上盖着一方玻璃,各种小商品分类放置于小方格里,什么发卡首饰、针头线脑、儿童杂耍、文化用具、衣帽鞋袜、糖果火柴……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尽管都是一些小物件,但对当时那个年代农村来说已经足够让人眼花缭乱了。
除了这些小货郎叫卖东西外,当时村子里还有背着大包叫着卖老布的、收头发辫子、收破烂兑糖的……不过我们小孩子还是喜欢听“卖冰棒嘞、卖冰棒嘞……”的吆喝声。因为那时夏天我们许多小朋友在一起玩捉迷藏、翻跟头、捉知了、丢手绢游戏,累了、渴了就想吃上一根冰棒。每次看到骑着双大杠自行车卖冰棒的人来了,我们就围到后面货架木箱子周围,馋涎欲滴地望着。那时候,为了不让冰棒融化,卖冰棒的人把冰棒装在木箱子里,四周垫着棉絮,上面再盖一块小棉布。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鼓励村民出来干个体工商户,村里相继出现了小卖部和超市。渐渐地卖货郎好像一夜之间就不见了,骑车卖冰棒的也越来越少。尽管如此,那些远去的叫卖声,给大家童年时代带来的欢乐和梦想,早已深扎在人们的记忆里,如今回忆起来,那一幅幅久违的画面,还是那样的温馨、美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胡坤董浩萌记者张培农)7月31日下午5时许,在怀宁县月山镇境内,一辆大型货车发生侧翻事故,车主当场被困车内,急需救援。事...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