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庆 今日桐城 今日怀宁 今日潜山 今日太湖 今日宿松 今日望江 今日岳西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今日怀宁 > 正文

80后南充姑娘获第五届海子诗歌奖主奖 对话诗人郑小琼:流水线上的经历让我写诗更执著

来源:成都商报 2019-04-02 02:31   https://www.yybnet.net/

诗人郑小琼 图据受访者

近日,由海子诗歌奖评奖委员会、安徽省怀宁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海子诗歌奖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其中,第五届海子诗歌奖主奖获得者是四川南充诗人郑小琼。

1980年出生的郑小琼,于2001年远赴广东省东莞市,一边打工一边坚持写作,其创作的诗歌和散文独具风格,先后出版10部诗歌和散文集,获得过国内众多重要文学奖,其代表作《女工记》在国内广受好评,后来出任著名文学期刊《作品》杂志社副社长。昨日,郑小琼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采访。

谈海子

海子是一位天才性诗人

“我们的诗歌缺少海子诗歌中那种无法无天、无拘无束的野蛮之力”

记者:你怎么看海子以及他的诗歌对如今的影响?

郑小琼:海子是一位天才性诗人。中国传统诗歌的农业文明是缓慢、闲适的,但是在海子的诗歌中它却是激烈而紧张的,海子的诗歌中有一种巨大的生命力冲动,诗歌中的节奏有一种高速之感,近乎纯真的躁动中饱含了生命的本真与荒蛮之力。我们的诗歌缺少海子诗歌中那种无法无天、无拘无束的野蛮之力,我们太习惯在一种控制状态下(比如技术、结构、审美趣味等)表达与写诗,丧失生命本身的冲动。

记者:请谈一谈这次的获奖作品?

郑小琼:这组诗选自我最近完成的一部诗集,多年前我一直在想如何从工业中寻找诗意,人类自身智慧创造出来的事物如何变成诗歌中的意象与传统,这是我在这本诗集中的探索主题。虽然现代派文学起源于城市,但是现代派还没有消化城市的事物,将工业纳入诗歌传统是我表达的主题。

大约从七、八年前,我开始断断续续地写,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方向,直到去年1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似乎找到了方向,大约花了三、四个月时间,我完成了这样一本诗集,如果算上从开始创作这本诗集的诗歌起,也有八、九年了,看上去时间跨度很大。

记者:从《女工记》《黄麻岭》到《玫瑰庄园》,我们看到你写作的一个跨度,是什么造成这样的跨度?

郑小琼:我一直是一个做事很缓慢的人,对于一件事,我会慢慢地坚持,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跨越,可能是流水线的生活造成我比较执著的性格。你提起的几本诗集,写作《女工记》我花了接近六年的时间;《玫瑰庄园》花了接近十三年才完成;《黄麻岭》接近五年。上一部诗集《玫瑰庄园》,大约在2002年完成了其中8首,中间陆续在写,到2017年印出来。有人读到这本诗集会说这是我的一本转型之作,实际这种风格的诗歌我一直在写。在写作上,我是一个近乎固执的人。

谈打工

“打工”这个词当年充满歧视

“‘打工诗歌’完整地记录了中国这几十年的社会变迁,这些诗歌写作者以自己亲身的经验抒写了这个过程心灵史。”

记者:你最近创作的诗歌在关注什么?

郑小琼:我正在写一部关于乡村的诗集。约七、八年前,我跟诗人胡桑有过一次交流,我请胡桑推荐了一些欧洲工业化转型时代的乡村变迁的书籍给我,当时酝酿着写这样一部诗集。中国由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在这种急速转型中,有太多的题材可以呈现,我想了解一些国外的经验,比如欧洲、日本、美国等已经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国家细微之处,然后想想我们自身的可能性,这些主题很宏大,在他们的经验得失之处以及我们自身历史、文化传统之间,我们的诗歌能不能表达这种纤细的经验。

记者:你认为,以打工题材创作出来的诗歌有怎样的特色,动人之处在哪里?

郑小琼:“打工诗歌”、“打工文学”出现在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中国先锋文学同步出现,中国传统的文学杂志以及评论中可以找到。创作这种题材的作者大多处于社会底层,声音弱小者,被主流有意无意忽视着。

中国这几十年的变化,“打工”这个词语也是一个去歧视化的过程,大家从反对到接受,但在当时这个词却充满“歧视”。我是从四川内陆乡村到沿海工厂的一个进城农民,恰好经历了这个去歧视化的过程。“打工诗歌”完整地记录了中国这几十年的社会变迁,这些诗歌写作者以自己亲身的经验抒写了这个过程心灵史。

记者:在广州、深圳等地还有大批打工作家,你如何看待这个群体如今的创作情况?

郑小琼:中国有数量庞大的打工者写作群体,大概有几万人。从文本质量论,有高有低,却很真实地表达了中国打工者、中国转型、中国近几十年发展的现实问题,这些诗歌被喻为“中国四十年来的词语见证者”、“它包含了中国四十年来最真实、具体的社会经验内涵”、“中国四亿打工者的精神地震仪”。尽管四十年来,这个群体的诗歌一直饱受各种质疑、甚至打击、各种污名化,使得一些写这个题材的诗人迅速地与这个群体切割、避开,尽管这样,这个群体的诗歌依然如草根一样在中国迅速成长,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谈故乡

正在写一部故乡的诗集

“黄公望的画让我想起故乡南充,离家十几年了,每次思乡都与嘉陵江有关”

记者:从打工作家到文学编辑,如今,你担任文学期刊《作品》杂志社副社长,这样的转变给你的创作带来了哪些改变,不同时期给你带来的状态是怎样的?

郑小琼:在东莞接近十年的打工经历,那是我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这些经历给我的诗歌带来巨大影响,个人的境遇让我在对社会、现实、人生等的思考中都会带着切身经历的温度,确立了我用诗歌看社会的角度,通过诗歌表达自身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的看法。

记者:作为来自四川南充作家,故乡给你的写作是否带来过影响?

郑小琼:我正在创作一部关于故乡的诗集。2013年《富春山居图》上演之时,我在网上搜了这张画,黄公望的这幅画让我想起故乡南充。离家十几年了,每次思乡都与嘉陵江有关,我自幼在江畔长大。

《富春山居图》唤醒了我的乡愁,中国传统山水画让我想起幼时随祖母去庙里情形,想起庞家寨山犹若半岛直入江中,庞家寨山上的绢纺厂,江边坡地的竹林,外婆与祖母口中的诸多有关仙、精、怪等轶闻。 “廿载乡心落梦痕,嘉陵江上阵云屯”,诸多感慨让我想写一部故乡的诗集。

记者:一个诗人最应该警惕的是什么?

郑小琼:一个诗人的写作是对自我的确认,这种确认包括自己对写作的理解,对自我价值观的理解。到具体文本来说,是否达到自己预想的程度与效果。而自己的写作是否被别人的言论绑架,或不由自主地靠近了别人评论的“自己”,而丧失自我,这是值得警惕的。需要将诗歌的“宽度”不断拓展,这种宽度建立在诗歌语言与技术的基础宽度之上,然后才是诗歌社会性等的表达。现实中对诗歌的确认恰恰相反,我们过多地谈论诗歌“实用”的功能性,忽视了诗歌的内在与本质。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新闻推荐

怀宁县水利局确保 民生工程早日惠民

为确保水利民生工程早日建成、早日惠民,怀宁县水利局坚持“提前谋划、提前拆迁、提前招标、提前完工”工作思路,切实解...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 80后南充姑娘获第五届海子诗歌奖主奖 对话诗人郑小琼:流水线上的经历让我写诗更执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