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吃”下2万吨节约土地500亩
“吃”进去的是建筑垃圾,“吐”出来的却是一块块新型环保砖,这神奇的一幕,出现在位于怀宁县腊树镇四合村的一家新型建筑材料公司生产流水线上。
10月24日,在这家公司近2000平方米的厂房内,10多名工人正在生产流水线上紧张作业。堆放在原料车间里的各种建筑垃圾和页岩,经过破碎、颗粒掺配,被高架输送带传输到陈化仓、制坯车间,窑顶平台上,中央控制室的多个显示屏里,闪烁的数字清楚显示出各个关键生产环节的参数。两台机器人灵巧地伸出摇臂,将压缩切坯成型后的湿砖坯码放整齐,并编组到环形输坯机上,经过预热、焙烧、保温、冷却等多个工序后,先前还是大小不一的建筑垃圾,就这样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块块整齐划一的新型环保砖了!
“与普通砖厂不同,这条生产线采用的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移动式隧道窑设备,你瞧,它‘窑动、砖坯不动’,现在只要我们在电脑控制室确定不同的材料配比,点点按钮,整个生产过程便能轻松完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刘霞兴奋地说。
据介绍,正在被处理的,正是当地及周边乡镇在道路、水利工程建设、旧区改造工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它的胃口可大了呢,每年‘吃’进去的建筑垃圾足有2万吨以上,可为我们公司年产标砖、空心砖等环保砖7800万块!”刘霞说,“如果按照每年消化2万吨建筑垃圾量来算,这些垃圾若是填埋1米深的话,不仅花费大量的填埋费用,还将占用500亩左右的土地,而通过资源化处理制作成环保砖后,不仅节省了土地,保护了环境,还为企业节约一大笔原料采购费用。”
专利技术用处大废物卖上好价钱
让垃圾变废为宝,同样的一幕,在怀宁县的另一家企业也精彩上演。
“没想到垃圾也能卖上好价钱!”记者在同样位于腊树镇的怀宁县环能机制碳有限公司,遇到刚从宿松县城运来一整车锯木屑的周文兵。他喜滋滋地介绍说:“今天拉了大概有10多吨锯木屑,都是从我们当地收购来的,除掉少量的运输等成本,这一趟就赚了3000多元!”
据该公司负责人黄南焰介绍,这是一家专“吃”农林废弃物的企业,稻谷、秸秆、树枝、木屑边角料等这些平日被当作垃圾处理的废弃物,在这家公司却成了“香饽饽”。这些农林废弃物经过破碎、烘干、压缩成型、碳化等多道工序,几个小时便生产出一箱箱市场抢手的机制炭,因其燃烧值高、吸附力强,且无烟、无味等特点,一经投放市场便供不应求,被广泛运用到家居装修、烧烤餐饮等领域,产品远销湖北武汉、江西九江、广西柳州、安徽合肥等一些大中城市。
“每生产1吨机制炭,就能‘吃干榨净’6吨农林废弃物,而且整个生产过程均实现达标排放,这主要得益于我们的‘神器’。”负责生产的公司负责人贾国红乐呵呵地说,据了解,这家公司十分注重人才引进和技术升级,仅技改投资今年就超过500万元。今年6月,这项被公司誉为“神器”的“生物质炉燃料搅拌器”技术,还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证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从花钱“埋”垃圾,到花钱“买”垃圾,一字之差,体现了怀宁县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过程中,不仅有保护绿水青山的决心,还有收获金山银山的匠心——科技创新的力量,让企业尝到了甜头,当地群众也从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红利。
“类似这样的垃圾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在我县不少于20家。”怀宁县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怀宁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发展生态友好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着力推动产业绿色发展。自2017年以来,该县共有17家企业申报了“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荐目录”,有7件产品列入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名录,1家企业列入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录公示名单,近两年来,该县共向技改投资企业给予各种补助累计近2000万元。
变废为宝,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带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让垃圾产生了生态效益。近年来,通过减量化、资源化有效利用,该县每年可减量建筑垃圾13万吨,减少清运和处理费用650万元,减少大气粉尘排放195万吨,全县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左右。生态优先,让怀宁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真谛。
新闻推荐
能给那么多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很快乐唐偶年:六年为乡亲义务表演黄梅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10月25日,在怀宁县石镜乡敬老院里,一名妇女有板有眼地演唱黄梅戏《天仙配》选...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