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黄梅戏从安庆唱向全国,成为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安庆黄梅戏长袖善舞,在“五朵金花”成长和黄梅戏“梅开二度”中展现了安庆力量。
以改革为动力,安庆黄梅戏新人辈出、新戏连台,从“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儿女情长,拓展为紧扣时代“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家国情怀;以改革为动力,安庆突破“先把经济做大、再补文化课”的思维定势,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改革为动力,安庆推进活态传承,传统戏曲从山间地头走上舞台课堂……站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有戏”安庆的故事将越来越精彩。
本报记者 胡劲松 洪放
昨日,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艺术节期间,黄梅戏新创优秀剧目展演、安庆地方戏曲剧种剧目展演、非遗传统戏曲惠民演出、安徽省“戏曲进校园”文艺汇演等系列艺术演出、交流集中推出。
从停办多年到定期举办;从“三年一大节”到“三年一大节、每年一小周”,黄梅戏艺术节成为“国字号”戏曲展演平台。步行最多不超过30分钟的公共“文化圈”正在安庆城乡兴起;传统戏曲的“下回”可期。
“一唱两走”,“梅开二度”又逢春
说起戏曲,不能不提到国内外知名的戏曲小镇——怀宁县石牌镇。“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说的正是这里。
走进石牌镇的新民街,斑驳的青石板路尽头是中国徽班博物馆临展馆。从展馆中戏服、道具和戏词里,还可以找到孕育出 “京剧”“黄梅戏”两个剧种的神奇“徽班”印记。
“你看这八棱紫金锤,是我们剧团解放前传下来的。在这里展出,又能发挥更大作用。”怀宁县新声黄梅戏剧团负责人王才根说。今年72岁的王才根出生于附近的广丰村。成立于1929年的新声黄梅戏剧团就是由村里的班社演变而来。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才被称为戏,艺人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生逢盛世,改革开放让戏剧发展站到了新起点上。 ”王才根说。
“清代中叶,石牌镇的戏剧舞台达800多处,戏院就有3家。丰富的戏曲种类为此后黄梅戏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怀宁县戏曲研究者江汪晟介绍。
当年,徽班从石牌出发,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剧种——京剧。如今,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徽班再次从安庆出发。作为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首届中国(石牌)戏曲论坛即将拉开帷幕。而在石牌镇新区,一个中国徽班博物馆已经规划完成。千年“戏曲小镇”正在重现当年的神采。
9月12日晚,在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由安徽再芬黄梅青年团年轻演员主演的黄梅戏抒情喜剧 《仲夏夜之梦》成为中国(安庆)第八届黄梅戏艺术节展演的开场大戏。演出前,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李萍还在后台和演员一起研究动作和唱腔。
“我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黄梅戏大繁荣时期,也经历过90年代院团的低谷。今天,黄梅戏正迈入新的时代舞台。 ”自1978年15岁入行,整整40年,李萍亲身经历着国有院团的每一次蜕变,也见证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点滴变化。
“90年代最困难。受电视剧、流行音乐等冲击,剧团演出量呈‘断崖式\’下滑,大伙连糊口都难。 ”李萍说。
2005年底,安庆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率先从黄梅戏国有院团“破题”。安庆市大胆让名角领衔,将原分散在3个团的精干力量抽出,组建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2011年,为进一步激活企业活力,剧院再次在全省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与再芬黄梅一样,一批脱胎于老剧团的新公司在政府支持下努力闯市场、排新剧、推新人,“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的戏文越唱越精彩:安庆市成为首个“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基地”、韩再芬再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黄梅戏连锁演艺场馆、黄梅戏传习基地等纷纷建立。改革,让黄梅戏站上了 “梅开二度”后的新起点。
“反弹琵琶”,公共文化惠民生
黄梅戏来自民间。诞生之时,这种“土台”艺术就是一种在田头坊间的大众流行文化。然而,一段时间以来,黄梅戏在民间芳踪难觅。
“得益于改革开放,黄梅戏又找到了发芽、成长的空气和土壤。 ”望江县长江黄梅戏剧团团长王良结说。
随着秋季到来,农村演出的黄金季节也来临。这几天,王良结一直带团在县内外巡回演出。“政府的文化采购项目多。特别是安庆,不论是采购招标还是政策补助,对民营剧团一视同仁。剧团40多人一年要演五六百个场次。 ”王良结笑呵呵地说。
1992年,因为市场不景气,王良结解散了经营近十年的剧团。2000年,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王良结重新组建起一个民间剧团。
如今,长江黄梅戏剧团已跻身安徽省首批民营艺术院团 “十大名团”。随着剧团发展壮大,在当地文化部门支持下,2014年,王良结拿出150万元资金排出了原创黄梅戏 《胡久根卸任记》。现在,他的剧团每年都推出新戏。去年,王良结把剧团的大本营从浙江搬回望江县。
“近年来,安庆市不断加大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力度,确保每个村每年至少演出1场以上正规大戏,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激励民间剧团的发展。 ”安庆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王勇说。
经历改革的阵痛之后,一批基层艺术院团开始步入创作、表演和再投入的良性循环。“皖河,我的故乡,风雷击落云飞扬,铁蹄蹂躏我中华……”9月5日,记者在怀宁县黄梅戏剧团2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演出场馆内看到,演员正在排练抗日题材黄梅新戏《皖河谣》。
“以前,大家都靠外出巡演养家糊口,每场戏下来每个人不过二三十块钱的酬劳,吃饭都不够。只能借助县文化馆的一间闲置房间来排练。”怀宁县黄梅戏剧团负责人刘丽华颇有感触地说,直到2006年前后各项戏曲惠民政策推出后,这种情况才好转。
转企改制后,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打破了事业单位体制变身企业。 30岁以下的青年演员逐步成为剧团的中坚力量,每年都有新戏登台。剧团排演的 《独秀山下的女人》还荣获第12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表演奖”。
在推进基层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同时,安庆积极构建从市到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打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 后 一 公里”。针对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实,安庆市推进项目资源、社会力量、人才队伍等 “五整合”,培育公共文化资源统筹利用新格局。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建立制度化的投入保障机制,适度超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每个村、社区都有专业人员指导,有志愿者服务,有2支以上群众文艺队伍;建立起长效化保障机制,构建农村30分钟、城市15分钟“文化圈”……改革正推动安庆市基层公共文化加速发展。2016年,安庆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活态传承”,传统艺术绽新枝
在岳西县田头乡,年逾八旬的岳西高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蒋小送已拄起了拐杖,难以再展示当年的灵活身段。去乡文化站“验收”新排节目是老人如今最主要工作。令老人欣慰的是,岳西高腔自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有了系统化的保护,影响力也在逐步恢复。
“逞风流,少年英豪做乞丐,一朝侥幸无忧闷。 ”鼓声起,曲声进,9月8日深夜,在师父蒋小送的监督下,田头高腔剧社负责人蒋东奇还在带着演员认真排练。和蒋东奇一样,蒋小送的二代弟子、三代弟子已有数十人。其中,田头高腔剧社中就有8人是这位老传承人的嫡传弟子。
“十年前,全县能唱完整的剧目不过三四十人,现在已经有三百多人。 ”在岳西高腔传承中心顾问汪同元看来,这与政府的支持分不开。现在,岳西县已有高腔戏剧班社13个,从业人员近300人。政府为每个高腔戏剧班社免费提供一整套流动舞台、戏服、道具等演出设施,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民间高腔剧社发展。
“安庆共有黄梅戏、文南词、桐城歌与岳西高腔4种戏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市出台政策,通过资金、设施、人才支持推动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传承。自2013年起,安庆市每年设立2000万元文化强市资金并主要用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 ”王勇介绍。
9月7日下午,安庆市四照园小学的黄梅戏工作室内,黄梅歌舞《童心唱响十九大》正在排练。早在2009年,学校就成立“黄梅戏工作室”,推出黄梅戏校本教材,让黄梅戏教育常态化。2016年,四照园小学的学生还受邀在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表演。
除了师徒相承,安庆的戏曲教育也走进课堂。四照园小学被教育部命名为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成为全国唯一一所以戏曲剧种命名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高等艺术院校;安庆师范大学设立黄梅剧艺术学院,为省内外培养本科层次的戏曲人才。与师父不同,除了师徒相承,岳西县的蒋东奇还把目光投向更加年轻的一代。去年,他就在乡中心学校上了140多节高腔课。
在“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得以活态传承,在安庆,以黄梅戏为代表的传统戏曲的“下回”可期:题材从儿女情长到与时代相交融,影响力从地方扩大到全国……安庆的传统戏曲展现出青春的朝气与活力。全国各地的剧目、演员和戏迷向安庆这个戏曲艺术的中心舞台汇聚,已经成为国庆黄金周期间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改革,让安庆这个有戏城市的文化更加“有戏”。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怀宁县在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中,通过大力开展“一企一策”结对帮扶,变企业被动“找服务”为政府主动“送...
怀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