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奎在制作挂面。本报通讯员 张文涛 摄
本报记者 洪放
一拉,一扯,一双巧手有节奏地来回往复,挂在面架上的面由短渐长……春日的阳光下,一排排挂面泛着淡白色的光,恰似一扇扇银丝门帘,惹人注目。近日,在怀宁县石牌镇新民街,记者见到了正忙着晒面的潘洪奎。
“我们手工做面的都得看‘晴雨表\’。刚做好的面如果不能及时晒干,很快就会变质。 ”老潘一边将拉抻好的面用木签细细梳理开,一边认真地解释道。
从12岁跟着父亲学习做挂面手艺,潘洪奎做面已做了55年。期间不论是从面厂下岗还是经历南下打工潮,“一根筋”的潘洪奎从来没想过放弃这门手艺。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做挂面的,得有上百年历史了,靠着做面养育了这么多子子孙孙。如今兄弟三人也只有我还在做,传家的本事不能就此断了。 ”
正是秉持着这份传承老手艺的信念,坚持传统手工制作,潘洪奎的小面铺在石牌镇颇有名气,通常要提前三四天才可预定上一份做好的挂面。 “到了过年期间,想买这面可得等咧!这面用料扎实,清汤下锅煮1分钟配上青菜,美味十足! ”自小在石牌镇生活的雷女士告诉记者,在当地,老人祝寿或是出门拜年,总是少不了吃一碗地道的怀宁挂面。 “福气绵长”“长寿健康”等美好的祝福也都蕴藏在一碗滋味丰富的汤面里。
不同于普通的挂面,怀宁挂面细如银丝,一根面只有普通挂面的三分之一般粗,制作技艺十分考究。在潘洪奎的面坊里,一口传承上百年的和面缸是制面所需的第一件工具。 30斤的精制面粉用提前调好的盐水和开,揉制半个小时以上,其间按照1斤粉配1个鸡蛋的比例打入约30个鸡蛋,会使面的口味更鲜、韧劲更强。面团揉好后即用刀切成条并均匀刷上本地产的麻油,再顺着同一方向将油与面充分搅动,让面团起筋,便是做怀宁挂面时俗称的“做大条”。做完大条就要盘小条,将大条搓成长长细细的小条。
接下来,将一根根面条抻长并等长往复挂在面架上,这既需要细心也需要耐心。潘洪奎常常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直待面挂满自制的面槽,潘洪奎的准备工作才算结束。 “这几天温度不高,挂好的面要在面槽里醒个七八个钟头,才能充分发酵。 ”潘洪奎告诉记者,经过一夜的发酵,面条会从刚上去时的10几公分自然拉长到40公分左右。
这时候,趁着晴好的天气拉抻、梳理、晒干就是最后的工序了。在放有挂面的活动面架上,潘洪奎需要两轮拉扯才可将面拉至1米多长,拉得快且不断靠的是他几十年的基本功。
拉完面为防止粘连,潘洪奎还会拿着1根木签一一将面梳理开。此时的面如银瀑一般倾泻而下,丝丝成缕,匀细净白,煞是美观。手工工序完成后,便是制作挂面的最后步骤:自然晾干。春季室外晾晒约3小时,水分收干即可下架装袋。一份上好的怀宁手工挂面就此完成。
去年,“怀宁挂面制作技艺”被列为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让坚持这门手艺一辈子的潘洪奎看到了传承的希望。 “20多年前,小镇上还有近30人会做手工挂面。如今,常年在做这一行的只剩一两个了。如果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学,我一定倾力相授。”潘洪奎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怀宁县石牌镇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素质提升为重点,扎实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市场经营秩序、违章建筑、镇容镇貌、施工工地和环境卫生等环境整治,建立路段包保责任机制、联勤执法工作机制和长效管...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