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怀宁新闻 > 正文

禁限放掀起环保风 每户1500元减少到全组300元 “清风”拂过腊树镇

来源:安庆日报 2018-03-13 09:28   https://www.yybnet.net/

“办丧事,没个十几万办不成”;“要动祖坟,没门。”;“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不放鞭炮怎么行。”……多年来,农村攀比之风盛行,加上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村民们对过年不放鞭炮,丧事简办、建公墓等观念难以接受。2017年底,怀宁县启动移风易俗改革试点,落子四县交界人情观念较重的腊树镇,通过引导和群众支持,这里一改原先攀比恶性,丧事从简、禁限放鞭炮、兴建公墓。这个春节,腊树镇风清气朗,移风易俗吹起文明乡风。

2月6日,正月初一。中午12点整,由村民组长点上一挂鞭炮,怀宁县腊树镇龙山村新民组的祠堂里,全组老老小小齐聚一堂,就着各桌的糖果茶点,相互拜年,聊聊这一年的变化。组里的能人们更是聚在一起,商量新一年屋下发展。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的新民组少了弥漫难散的烟气、刺鼻的炮竹味、遍地的垃圾以及繁重的祭礼,面对面的聚会增进了邻里乡亲之间的感情,还减少了空气污染。

“过去春节,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家家比拼着谁的鞭炮放的多放的大。祠堂里摆满了全屋45户人家的祭礼、蜡烛,祠堂外,烧草纸的烟灰、鞭炮的碎屑和久久不散的烟气,污染环境,头发上全是灰。”新民组村民叶雪根说,现在好了,全屋场45户只点一挂鞭炮、祭一份礼、点一对腊烛,干干净净。

对于叶雪根来说,在过去想也不敢想的变化要从2017年底说起。

2017年10月底,怀宁县启动移风易俗改革试点工作,落子怀宁、太湖、望江和潜山四县交界的腊树镇。随后,腊树镇制定试点方案,为准确落实移风易俗政策,由镇干部包保村民组宣传政策,同时,所有村民组成立移风易俗理事会,制定统一的移风易俗组规民约,统一了标准。

新标准启用后,2018年春节效果显著。六个重要节点只留下腊月二十四、年三十、初一和初三,由理事会统一放一挂1万响鞭炮,祠堂成了活动室,年轻人不放鞭炮,改成打球等文体项目。

理事会成员叶祝生算了一笔账,过去每家每户购买鞭炮一项就需花掉1500元,而今年,全组整个春节期间用于年俗的消费才320元,平均每户只花费7元。

不放鞭炮,空气好了,花费小了,节约了开支,保护了环境,走亲访友更注重交流,少了攀比和形式。

腊树镇党委书记李曹林介绍,安庆市实施《安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虽然农村不在禁限放范围内,但移风易俗改革工作尝试在腊树镇进行试点。通过春节检验,老百姓大力支持,自觉减少购买燃放烟花爆竹,春节期间,腊树镇宁静祥和,风清气朗。

厚养薄葬吹起节俭风十几万元丧事费降到数千元

“我的身后事不要铺张,简办。”移风易俗改革试点之后,这是腊树镇龙山村龙北组58年党龄的老党员方金旺临终前的遗言。遵从遗愿,从简的葬礼掀起了腊树镇厚养薄葬的新风尚。

改革之前,李曹林有些担心,这份担心来自老旧观念的根深蒂固,也担心老年人一时难以接受,改革推进困难。

据介绍,腊树镇群众人情观念较重,乡土气息较浓,婚丧嫁娶礼数讲究程序化,人情世故讲究随众化,面子观念较看重。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家庭经济收入日趋增多,婚丧嫁娶、乔迁升学、做寿生子等各种名目的宴请,礼尚往来的人情开支节节攀高,尤其是丧事中比车辆数量,比道士法事规模,比鞭炮大小多少,比伙食标准等怪现象愈演愈烈,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已成为一种陋习。

“既要合情合理合法,又要符合民情民意。”改革之初,腊树镇党委政府便定下基调。

通过梳理政策法规,腊树镇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村婚丧嫁娶等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定(试行)》。规定中明确了从事丧葬活动的道教教职人员每场度亡宗教活动原则上2人,严格控制在4人以内,乐团原则上不超过1支,扎纸结合民俗控制1000元左右。

让李曹林感到意外的是,移风易俗改革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尤其是老年人的支持。

在龙山村新民组,开完动员会的第二天晚上,70岁的村民叶雪根便把屋场里65岁以上的老人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花了几十万办葬礼就能活过来吗?劳命伤财,还拖累了孩子,有钱要在人活着的时候尽孝。丧事简办,我支持。”德高望重的叶雪根一发话,大家都认可了。

几天后,叶雪根哥哥去世,她践行承诺,取消送礼,2天办完丧事,一共只花费四五千元。

原来,大操大办的丧事和过重的人情往来,腊树镇村民早已深受其累。

据腊树镇政府初步统计,一名老人去世,一场法事应邀道士达8人,费用达7200元;鞭炮相纸达3万元。加上送葬车辆、扎纸、乐队、酒席,至少十余万元。

叶祝生告诉记者,大操大办是面子工程,大家心知肚明。但风俗这样,也只好硬着头皮大操大办。如今党委政府引导,党员干部家属带头简办,不仅规定了丧事规模,理事会还统一购置餐具桌椅,取代了过去一次性餐具,减少了环境污染,我们都赞成。

思想通了,规矩定了,移风易俗改革得到了村民认可。腊树镇自改革以来,全镇丧事13例,均按照新规办理,初步效果较好。

青山重沐生态风783座老坟腾出150亩土地

腊树镇健康村产家湾有72户人家,300多口人,在此地生活已有600多年历史,600多年来,村庄人口不断增多,村庄的扩张,过去离生活区较远的坟地与生活区越来越近。

“600多年,世世代代累计下来了783座祖坟。这些坟分散在村庄内、田间地头和荒山间,对村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阻碍。”产家湾民兵营长产卫平说,村庄内房前屋后的坟不好看,路也修不了。山上的坟不能动,荒地利用不起来。

2015年8月,产家湾启动公墓建设,选址离村庄500米的门前山。与村庄隔了一个田畈,面积20亩,预留了50年的用地。

在农村,动祖坟是一大忌,为了推动集中安葬,产家湾的干部没少做工作。加上近些年来,受老坟影响,村庄发展受到制约,看到其他村庄路通了,环境好了,产家湾的村民也想发展。但谁也不愿第一个动。

产卫平作为村干部,又是党员,深知村民心理,为了加快推动这项工作,从他家开始,第一个起坟。看到产卫平的举动,全村人也纷纷行动起来。783座祖坟,19天迁完,4天安葬完毕。

在门前山记者看到,墓地整齐划一,正前方是一个焚烧池,定点焚纸。

“783座坟只占地3亩,每个仅3.6个平方。”产卫平说。

783座老坟迁走了,给产家湾发展腾出空间。

户户通、组组通4公里路基建设完毕,村庄内实施雨污分流,房前屋后的坟地改成观赏菜园,新增150亩土地进行流转,每年增加集体经济七万元。

“150亩荒地平整后,计划种上树木,变成经果林,另外在合适位置种上水稻,把荒山变绿。”承包大户产根伢说。

“我家一共迁坟9座,新坟1座,全部葬在公墓,过去祭拜四处跑没两个小时跑不完,现在方便了,而且净化了土地,减少了邻里矛盾,优美了环境,文明了乡风,美好乡村名副其实。”回乡村民产四海满怀期待。

新闻推荐

怀宁行绩效考核获先进

本报讯2月24日,在怀宁县会展中心召开的“全县三级干部暨七大攻坚战动员大会上,怀宁农商银行喜获“县直机关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先进奖”。近年来,该行始终不忘初心,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基层,以促进县域...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禁限放掀起环保风 每户1500元减少到全组300元 “清风”拂过腊树镇)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