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转村民普通林地,改造种植桃、梨经果林的第5个年头,怀宁县清河乡太平村的龙太采摘园在今年迎来了大丰收。
“今年每亩4000块。”龙太采摘园负责人刘毛头说,从2015年开始挂果,产量是逐年增加,今年的桃、梨产量较去年均增产一万斤。这片110亩的经果林将在两年后达到丰产期。
地处丘陵地区的太平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将贫困户纳入产业发展中来,让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家庭贫困的刘兰香已经连续一个多月,利用农闲时间在龙太采摘园帮忙剪剪枝、摘摘桃子、套套袋,一年下来,仅务工收入,就能给家庭增加几千块钱。
将低产林改造为经果林、绿化林的同时,太平村还利用独特的山水资源,在旅游发展上作文章。作为省级重点旅游扶贫村,当地打造笔架山风景区和一些农家乐,带动贫困户就近务工和蔬菜种植,增加收入。景区农家乐负责人汪兰兰说,饭桌上的菜都是来自老百姓家的菜园,家禽类产品也是周边农户散养。仅用于这些原材料采购,汪兰兰每年需要花费十多万元。
另外,为实现扶贫资源向产业聚集,当地的龙虾养殖扶贫基地,也采用了“基地+贫困户+扶贫资金”的共建发展模式。身体残疾的贫困户刘志祥,和其他五户贫困户一起,将五万元扶贫贷款入了股,获得优先就业机会。通过参股养殖分红三千元,加上务工收入,每年能增加一万多块钱。
为使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太平村把产业发展作为扶贫脱贫的第一抓手,一方面为发挥山水资源,引入社会资本,通过能人带动,整合产业扶贫资源,培育一批特色种养和文化旅游基地,另一方面将全村所有贫困户纳入到村集体产业发展中,构建起贫困户与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人口能增收。
“一年仅入股分红一项,能得收入5000元!”太平村党总支书记刘方祥介绍说,每户贫困户除了通过小额贷款,入股不同产业能够增收分红3000块钱以外,还在村集体新建的桃园入股,再得分红2000元。
汪传宝李根方媛
新闻推荐
铜陵市公办养老机构运营体制改革稳步推进39家中已有6家完成了公建民营改制
本报讯(张久愿王铸)经过公开拍卖,8月4日,郊区安庆矿区办事处养老康复中心经营权(20年)以206万元的成交价由怀宁县心心老年服务有限公司拍得,成为铜陵市第6家完成改制的公办养老机构,铜陵市公办养老机...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