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怀宁新闻 > 正文

关于“邓石如读书处”的三则新史料

来源:安庆晚报 2016-09-0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刘 东 文/图

 

邓石如(1743-1805),号完白山人,安庆怀宁人,清乾隆、嘉庆年间书法篆刻名家。他在家乡安庆留下的遗迹主要有三处,分别是五横乡的铁砚山房、集贤关的集贤律院、大观亭后山的邓石如读书处。

邓石如读书处与天花禅院

“邓石如读书处”又名“完白山人旧馆”、“完白山人读书处”,位于安庆西门外大观亭后山的痘神庵内。痘神庵是一座主祭痘神的小庙。痘也叫天花,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旧社会小孩子们常受到这种疾病的威胁。痘神即主司麻豆(天花)之神,所以痘神庵又名天花禅院。据民国四年《怀宁县志》记载:“痘神庵即天花禅院,在正观门外余忠宣公祠后,不知建自何年。乾隆壬辰(1772年)巡抚裴宗锡捐廉买隙地重修,四十九年(1784)僧悟本又式廓焉。悟本字云衫,思从完白山人学书,特为山人辟憩息之所。后武进李兆洛题其处曰‘完白馆\’。”

晚清民国时期,来天花禅院探寻邓石如遗踪的文人着实不少,相关记载散见于当时人的文集中。然而,经过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的沧桑岁月,“邓石如读书处”几乎不为人知了。直到1983年,它才又被安庆著名文史学者金杏村先生发现,金先生在《一代高人留胜迹——“完白山人读书处”》一文中说:“去年我参与大观区编史修志工作,为调查大观区的名胜古迹,曾登大观亭旧址,在平坦如坻的旧址俯瞰,破败的天花庵、赤帝庙一一映入眼帘,可是出我意外的‘完白山人读书处\’,仍完整的保存在天花庵之后坡上……循着赤帝庙前石级而上,走进‘读书处\’。”

不过,对于金先生发现的这处古建筑是不是‘完白山人读书处\’,如今有很多人表示质疑。笔者也多次走访了这里,看到其门侧墙壁上嵌着一块石碑,依稀可辨是光绪七年(1881)捐资重建赤帝祠石碑,那么这处古建筑恐怕是赤帝祠。痘神庵与赤帝祠一墙之隔,位置上是很接近的。

新发现的两张痘神庵老照片

几年来,笔者一直关注邓石如、大观亭等安庆历史上的名人、古迹,也写过好几篇相关文章。近两年,我又发现了三则与痘神庵“邓石如读书处”直接相关的新材料,想在这里一并介绍出来,与热爱安庆文史的朋友们分享。

首先来看两张老照片,照片是1959年安徽文物部门调查各地古迹时所拍摄的。第一张照片上是一间茅草屋,屋前放着两架纺车,还有一只母鸡在觅食,注意细看屋前与屋侧摆放着一些条石等石构件,旁边还码放着一堆青砖。照片背面文字注:“房基与房前空地原为邓石如读书处”。从那次调查情况看,“邓石如读书处”应该在1959年前就已经被拆除了。

另一张照片背面文字注:“度生庵”。为此笔者询问了痘神庵周边老居民,得知这里以前也称度生庵,可能是音近,民间混称。照片为痘神庵的大门,中间正门敞开,依稀可见门内有两人在神龛前烧香祈福,正门为石拱门,尚能看到石基上有雕刻纹饰,门上有一竖式匾额,只能看清最后一字是“庵”字。侧门已用砖砌封闭,侧间可能已作它用。据程小苏《安庆旧影》介绍:“痘神庵于民国十年(1921)经予添建,改办第四小学。”这张照片应该是今天唯一能见到的痘神庵大门照片,为这处古迹留存下了难得的影像资料。

一件邓传密书法作品后的题识

去年,笔者在安徽博物院收藏的一幅邓传密(邓石如之子)书法作品题识中,发现了一段关于邓石如与安庆天花禅院的记载,很有价值,并撰文发表于《江淮文史》上。这幅书法作品为四条屏,内容是《荀子·劝学篇》,在最后一屏正文后,书有三列题识,如下:

皖省西门外有天花禅院,左眺龙山、柏子,右瞰鸭渚、石门,饮瀼泉,观芙蕖,为郡中游览胜地。先君子乡城往来寓此,盖数十年。颜其厅事曰:‘裁云补衲之庐\’,为书大幅篆、隶各一于壁,后之好古君子多于此访寻遗迹焉。

癸丑孟陬,皖城陷没,烈焰弥天,寺院尽毁,奚有于碧纱之中文字因缘耶?辛酉之秋,湘乡相国毅勇侯、威毅伯昆仲戡平乱虐,慎简贤良,乃得我善征先生明府君摄宰是邦,出水火之民,登衽席之上,其年竟有能于当时劫火中,拾得院中隶幅,跻堂以献代寿觥之称者。府君珍弆有年,今闻兹院重兴,慨然出之,俾刻之,裁云庐壁返珠,还去思之情,岂有既乎?因书此奉呈,匪敢云报,聊永矢高谊于弗谖耳。

同治戊辰立冬后二日,皖山遗民邓传密并识,时年七十有四。

这段题识的开篇介绍了安庆天花禅院周边的名胜:大小龙山、百子山、鸭儿塘、石门湖,瀼泉等,并提及“先君子”(指其父邓石如)当年从乡间进城每每住在天花禅院,这与文献记载相符。而又补充了一条重要史料:邓石如曾为天花禅院写过篆书和隶书“裁云补衲之庐”两幅大字,并刻于壁上,后来好古的人常来此寻访、观摩。

题识的后半部分,又提到了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癸丑孟陬即为咸丰三年(1853)正月,太平军攻陷安庆,战火中,天花禅院难逃一劫,院中的邓石如书法作品自然不知踪迹。辛酉(1861年)之秋,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率湘军击败太平军,收复安庆,并广纳贤良,起用“善征先生”来治理安庆。“善征先生”就是贵州独山人莫祥芝(1827-1890),字善征,曾任怀宁县知县,他与其兄莫友芝都是曾国藩幕府中的重要人物,精通古籍、书画,好收藏。

邓传密题识中记述:当时战火之中,莫祥芝在天花禅院中拾得邓石如隶书“裁云补衲之庐”幅,如获至宝,悉心收藏很多年。当听说天花禅院要重建时,莫祥芝慷慨的拿出这个字幅,重新翻刻于壁上,恢复了“裁云庐”的旧观。邓传密由衷感激,于是书写了这幅《荀子·劝学篇》隶书作品奉呈给莫祥芝,以永远牢记这份情谊。

关于太平天国战乱后,天花禅院的重建,《怀宁县志》的记载是:“咸丰三年毁。同治间,僧一乘募化重建。”邓传密这段题识的落款时间是同治戊辰,即1868年,那么可推知天花禅院重建应该就是在这一年。

一枚邓传密在天花禅院篆刻的印章

这一则不能算真正意义的新史料,只是笔者从《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3期)上看到的,但这枚印章是邓传密在安庆天花禅院篆刻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文物。

据故宫博物院王幼敏先生文章中介绍:这枚印章是1965年邓石如五世孙著名美学家邓以蛰捐献其家藏两百余件文物中的一件,印石两端均篆刻有印文,一面为“铁砚山房图书”,对应边款为“铁砚山房,守之记”;另一面为“家在四灵山水间”,对应边款为“丁丑年清明日篆于天花文室,□□□时也,邓守之。”

“守之”是邓传密的字,而“天花文室”想必正是指天花禅院内的“邓石如读书处”了。因为邓石如去世后,11岁的邓传密得到天花禅院悟本和尚的照顾,在其父早年休憩的禅房内读书、生活。邓石如生前好友李兆洛曾记述称:“予于安庆,见令子尚玺(邓传密的乳名)于天花禅院,年才十有八,闭门读书,神致清素。”邓传密后来在《先君子印册题识》中也回忆说:“右叙文乃养一夫子(李兆洛)官寿春时所作,大约在壬申、癸酉之间,未几居忧至皖省,请咨回籍,始于云衫上人(即悟本)处见先君子印册,时传密亦寄食上人院中,遂擎之从游。”

值得一提的是,邓石如也曾制有一方“家在四灵山水间”印章,印文常见于邓石如书法作品中。而邓传密篆刻这方相同印文的印章,并选择在“清明日”,在其父生前读书的天花禅院,似乎又有追忆先人的意味。

新闻推荐

翁泽虎:用爱留住“渐冻”的生命

□胡浩陈锐记者叶潇怀宁县平山镇鸣凤村翁泽虎,自妻子产小国2009年患上“渐冻症”开始,他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取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带着妻子四处奔走寻医,回到家后,一边到附近工地打工赚钱,一边悉...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关于“邓石如读书处”的三则新史料)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