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路与沿江路之间的建设路,安庆人习惯称为高井头。
高井头,地势南北低,中间大二郎巷口处地势最高,街南口为面对长江的老城门康济门。老安庆习惯称镇海门为大南门,称康济门为小南门,而小南门以北的街道,便称为小南门正街了。
旧时小南门门洞之上,有“江国风清”匾额一块,据说为乾隆御笔所赐。这里还有段近乎神话的传说: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安庆长江大水,“江潮入郭,漂溺民居”。安徽巡抚先以礼相待,百般求祈,但没有效果。万不得已,便亲自率官兵出康济门,“命隶迎潮头抛铁索,杖之三十”,这一“杖”,江水居然连退了数尺。天子闻之,龙颜大悦,当即赐题“江国风清”为康济门城楼匾额。虽是传说,但《怀宁县志》却将此事记载。
康济门临江,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咸丰三年九月,石达开在安庆期间,下令封闭西正观、南镇海、北集贤、东枞阳四座城门,仅留小南门康济门出入,可见此处对外交通及军事战略的重要性。
康济门距离长江不过数十米。在康济门西南江岸,有一高岗,临江悬崖一般,这就是当年太平军翼王石达开所筑垒的用以封锁江面的炮台。江岸有炮台封锁,城池有重兵把守,湘军自然难以攻克。小南门炮台,如今保持完好,站在炮台上,可见开阔的江面。在太平军沿江垒筑的炮台中,小南门炮台最具威力。据史料记载,陈玉成安庆城失守前的一次救援,仅湘军方面,就用去17万斤火药和50万斤铅子,可见火炮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太平军兵败安庆后,小南门江岸炮台废弃。
高井头,自古便是安庆城区通往长江边的重要街道,商业发达,解放前,最著名的老字号有大东酒楼、荣盛祥茶食店、海西大药房、江启发土产店、江万春水饺店等等。如今,在高井头水师营北部,为万豪逸景小区,原来是一个粮库,始建于明代,后称为“万亿仓”。万亿仓规模最大时,内有会储堂、后堂,其间环建南仓39楹,北仓32楹,南外仓15楹,北外仓13楹,后堂南北又分建9楹和11楹,其后又为大晒场。民国初,万亿仓改为省城储谷处。后部分房舍又陆续改建为学校。马伯瑶(1876-1956)则是在此办学的第一人。他是安庆市著名绅士,1910年,牵头集资,筹办安庆自来水厂,1912年任北京参议院议员,后任安徽省印花税务局局长,1919年,在万亿仓后部创办成德中学。1920年,安庆绅商会议推举舒鸿贻、马伯瑶等筹办新电厂,招股金十万两银元,在大南门外沿江堆栈选定厂址,改建电灯厂。1946年3月,马伯瑶任怀宁县红十字会会长。抗战胜利后任红十字会安庆分会会长,安庆解放前夕前往台湾,后病逝于台北。
如今的高井头,街道如旧,但两边老建筑皆被拆换殆尽,大多变成住宅楼和门面。大名鼎鼎的水师营被建成了农贸市场,一度成为沿江城市中很有名气的水产品市场,最辉煌时,拉运水产品的车辆长龙似的停靠路边,通宵达旦在此上下货。而江申、江汉、江芜、江宁等客船上的乘客,三五成群,利用客船停靠码头短暂的时间,急吼吼地跑到水师营,买些螃蟹、鱼虾、黄鳝、老鳖带回家。那些匆忙的外乡人的身影,在今天的高井头,再也难寻觅了。
新闻推荐
图为被水淹过的农田,如今杂草丛生9月1日上午,怀宁县石牌镇万明村村民姜先生致电《安庆晚报》热线:我是一名种粮户,在石牌镇承包了550亩农田栽种水稻。今年夏天出现内涝时,由于怀宁县皖河电排站设备老...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