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汉楼,为老安庆名胜之一,建于清初。民国《怀宁县志》记其事:
“在镇海门内,邑绅任塾购废址为园,名之曰屺,将母之意也。中竖楼,曰:霄汉。缥渺欲飞,江山满目”。以“霄汉缥渺”四字颜其楼,遂又称霄汉楼。
据调查,世居大南门老辈口碑相传,霄汉楼在大南门盛唐山东麓,即一指岩附近。当年霄汉楼竣工时,官民欢呼,骚人墨客竞相赋诗祝贺。
任塾(生卒年不详)《登霄汉楼》二首:
“振衣一长啸,此地恰宜楼。山以前身,江从半壁收。未晨先见日,当暑忽成秋。夙有沧洲约,凭窗可坐游。”
“危栖百尺顶,似与鹤争巢。雾幔晴犹湿,风窗夜自号。江光归匹练,岭色入秋毫。一握谁同测,孤云两角高。”
钱澄之(1613-1693)《任克家霄汉楼成索诗》三首:
“任华高阁城开,楚水吴山面面迴。日射丹题明塔寺,烟笼碧树影楼台。凭阑月涌三江上,解带风从万里来。畅好炎天时有客,八窗洞启与衔盃。”
“半带江流半枕湖,此中少得此楼无?春云欲起龙山暗,夕照将沉雁汊孤。灯火每随宾客散,板舆长共弟兄扶。临风忽有吹箫兴,黄鹤天边似可呼。”
“烟渚迷茫一气浮。江声树色海门秋,置身只觉云霄近,倾耳疑闻河汉流。沙上渡迴欹浪过,雨中帆满趁帮收。何人不羡任公子,日日垂竿坐上头。”
姚鼐(1732-1815)诗:
“三十年前登此楼,招携绿鬓赋沧洲。四山杂树排簷入,万里清山抱郡流。过眼云烟窥物外,凭欄花鸟又枝头。层轩尚有斜阳白,更就明霞望逝鸥。”
完白山人邓石如(1743-1805)《登任氏霄汉楼有感》:
“怀抱属不展,来登霄汉楼。云山四面合,风雨一天秋。竹树零花径,图书散邺候。”
邓石如写这首诗时,时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即山人52岁。邓石如曾亲题霄汉楼三字横额,过去一直鲜为人知。墨迹现藏北京市东土博物馆(见照片)。
姚鼐在《论墨绝句》九首之七写道:
“霄汉楼凭江水空,鹤峰书画散秋风。盛时犹记老人说,泪与残蟾滴砚中。”
从以上两首诗可以看出霄汉楼已出现衰微景象。关于霄汉楼毁于何时,未见史载。但完白山人年谱增订本说是毁于太平天国兵燹。
按太平军每克一城必以高楼、高地建筑为制高点或辟为“望楼”(类军事瞭望台),太平军占领安庆后,振风塔顶端受到破坏,辟为瞭望台或炮台,谯楼、大观亭的破坏情况莫不如此。城中地带增设望楼,临近霄汉楼的雷家大屋,其后进一平房也被太平军增建楼层做了“望楼”(遗迹尚存,系市保单位)。《怀宁县志·道光志城郭街衢图》中也难觅霄汉楼踪影。据曾国藩机要幕僚赵烈文咸丰十一年八月十二日《能静居士日记》所记:“安庆城破时,杀贼凡一万余人,男子髫龀以上皆死……馀妇女万余俱为兵掠出……房屋贼俱未毁。”由此可知霄汉楼并非毁于太平天国兵燹。(供图:黄光新)
新闻推荐
近日,市民孙女士致电《安庆晚报》热线:我母亲是怀宁县人,去年领取了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目前随我定居在安庆城区。请《安庆晚报》帮忙咨询,异地残疾人在安庆城区能...
怀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