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城西大新桥,原名大金桥,滔滔皖河水从桥下流动,汇入长江。大新桥濒临大江、皖河,靠近古渡口,是大江南北的交通枢纽。此处原来舟楫如织,桅杆林立,商贸发达。
据史料记载,大新桥一带早在唐代就形成区域性物资集散中心,粮、油、棉、茶叶、毛竹、木材、桐油、生漆,以及菱、藕、鱼虾等农副产品,经此运销外地。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怀宁县衙设在山口镇后,大新桥又与便捷的驿道相连接,经漳葭港、山口镇,通往潜山、太湖、宿松,以及至邻省江西、湖北、湖南等区域古官道,水陆交通四通八达。
到了明代,大新桥集市规模越来越大,商品交易逐渐红火,出现了商店、饭馆、客栈等。明代万历年间,祖籍怀宁的进士、官职已为兵部尚书的汪道亨,一次回乡祭祖,见大新桥集市生意兴旺,而桥面狭窄,车马难以通行,于是便捐资修建大新桥。新桥为长十米、宽四米的石孔桥,桥头镌刻他题写的“八省通津”横匾一方,以示生意兴隆通四海。
随着集市贸易的发展,大新桥、小新桥、女儿桥、广济桥、月字桥、便民桥等,将以桥定名的街道相连接,商贩在此摆摊设点,搭棚开铺,开展多种经营,最兴旺的是粮、油、棉、糖、粉、茶叶、生漆、桐油等贸易。为招揽客户,商家纷纷亮出招幌。粮行在商铺前竖起一根杉木柱,上挂无底斗或升,下缀红绸带,无底斗升,寓意量之不尽,财源滚滚来之意。面粉店招幌是斗器平面模型,四周涂以金黄色,中间蓝色镶边加以区别,有的直接挂上木牌,写上“上用玉面白雪”。而油坊悬挂一只象征磨盘的圆形木牌,中间的磨孔为方孔,四周书写“小磨香油”字样,远望如枚大铜钱。还有以制粉工具柳箩与粉筛模型作为粉店的幌子。每逢秋后新粮丰收,江面运粮船只如织,粮行忙于日夜收购,各家粮行在实物幌下挂起一串红灯笼,映照无底量器。
清代,在离大新桥不远的盐店巷,设立官办盐务督销处,以盐业带动大新桥街集市的繁荣,吸引大江南北的客商,促进日用杂品、饮食、服务业、运输业的兴起。由于沙漠洲靠近皖河口,大新桥集市进一步延伸到沙漠洲一带,成为五谷杂粮的重要交易场所。安庆城附近的怀宁、桐城、望江、潜山等地农民,也将粮食、山货等,用船运往集市码头,向粮、粉、油行出售,再由各行转售到外地客户。集市已向商市发展,出现管理市场的机构。一些经纪人从中周旋,办理评价、过秤等事宜。清代中期,大新桥集市商店如云,有开源、程天长、大顺和、汪万和等杂货、槽坊、酱园,以及药材、钱庄、粮行、盐店、米店等大小商号数百家,仅米行就有三义太、吴裕泰、王义发等三十余家,分布在月字街、广济桥一带。
清末民初,由于安合公路建成,加上沙漠洲扩长,逐渐堵塞航道,使设在大南门沿江一带的轮船货运码头加速运行。安庆水陆运输由城西向城东转移,大新桥街老集市渐渐冷落下来,但它是安庆商业的萌芽、市井的基础,值得一述。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绍安
记者
闫树泉)1月5日,市环境监察支队通报了近年来安庆市省级挂牌督办案件处理情况。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1起省级挂牌督办案件通过摘牌验收。据悉,...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