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班社的演员多师从民间老艺人,或结业于上世纪80年代当地文化部门举办的黄梅戏培训班,以及村镇办的半职业黄梅戏剧团。虽然也经过一定程度的训练,但不系统不扎实。
由于常年忙于演出,民间演员很难抽出时间来进修学习,专业素质得不到提高,他们平时提升自己的途径可能就两条:看牒片和互相学习,这样的效果自然不如集中培训来得好。所以,相对于国营剧团演员而言,民间演员基本功要差一些,艺术水平要低一些。
怀宁县文化局原局长张亭就告诉我们:民间班社的有些演员一句唱不圆,表演动作没有目的,不合规范,不懂得黄梅戏基本的规律。“唱放水戏不能随口即来,必须要掌握韵,咬字要求字正腔圆,唱好12条大韵,24条小韵,身动行动,当哭则哭,当笑则笑。”另外,在穿戴方面,宁可穿破,不可穿错。现在很多演员不懂这些,穿着往往不符合人物身份。他表示,民间班社的演员需要继续培训、继续提高。
盛媛
整理
新闻推荐
经济适用房买卖遇难题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