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大玉的家庭农场。本报记者 方文婷 摄
本报记者 方文婷
5月是冬小麦灌浆的季节,凌大玉又变得异常忙碌起来,每天早晨6点到农场,天擦黑才回家,一天要在田里呆至少12个小时。“灌浆期很关键,我每天都要在农场转一圈,主要是防止赤霉病。”凌大玉是郊区凌家花园家庭农场的创始人,1995年开始和田地打交道的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外地承包田地近20年之后,2014年回到老家陈瑶湖镇创立了凌家花园家庭农场,专注于水稻种植。成立至今,农场承担绿色增产高产创建项目,也成了种植示范基地,给众多农户提供了新型技术和种植技术等。今年,农场种植了230亩冬小麦,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迎来收成,凌大玉忙碌但也开心。
今年49岁的凌大玉是个乐天派,看着他每天笑嘻嘻的样子,很少人知道他创业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挫折。2016年夏季,铜陵市遭遇连续强降雨,凌家花园农场也没能幸免,千亩良田颗粒无收。“那一年真的太艰难了。”凌大玉说,他2014年刚回老家承包了田地,支付100多户的土地租金之后,又投资近7万元修整农场的水渠、新修机耕道、架设电线,为大面积机耕打基础,没想到一场洪水让一切打了水漂。“2016年我亏损了30多万元,那真的是汗水钱,当时的难过真无法形容,我妻子两个月从130斤瘦到90斤。”凌大玉说,幸好农业保险给付了理赔款,他又从有限的赔款中拿出一部分,支付农场工人的工资和农户土地租金。“无论如何都不能少了老百姓一分钱。”
受了挫折不气馁,把握机会再从头开始。依托多年从事种植业的经验,洪水退去之后,凌大玉带领务工人员抓紧清理出100亩高地抢种冬小麦,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也借着那一年的洪水过境,凌大玉又带着农场工人将田地深翻一遍,为来年耕种打好基础。
从事农业最怕遇到天气这样的不可抗力。眼看着农场缓过劲来,走上了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路子,2020年,又一场洪水让凌大玉始料不及。眼看着田里结出的西瓜还没成熟就泡在了水里,凌大玉心疼不已又无计可施。与2016年不同的是,这一年,他不再手足无措,而是在洪水退去后迅速开展生产自救。8月初,水刚退,他赶忙在田间忙活了起来。查苗补苗,拔除杂草,指挥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2019年,他承包了700亩田,有500多亩地过了水,其中80多亩绝收。他没有消极等待,而是抢排、追肥,又用绝收稻田的保险赔付第一时间买了种子、化肥,半点不耽搁。
这一年,也多亏了市、区两级的农技专家多次来到农场指导田间管理,教凌大玉边补种,边进行病虫害防治。这一年,凌大玉抢抓时机,不仅没有损失,还挣了一点钱,除了支付土地租金和工人工资,自己家也过了一个安稳踏实的年。
如今,凌大玉的家庭农场已经创办7年了,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但最令他欣慰的是,从前在农场务工的贫困户都脱贫致富了。随着农场的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高,再也不需要人工做最辛苦的活了。凌大玉艰苦创业的经历也为他带了回报:2015年,农场被评为“市级家庭农场”;2016年被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17年承担“稻田养殖媒鸭”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同年建成“凌家花园家庭农场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充分利用工厂社会服务化服务周边种植户;2018年至今,在陈瑶湖镇花园村承包了近千亩田地种植水稻,致力于绿色无公害水稻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在2020年,个人入选铜陵市第一批“农业乡土人才”。
目前,凌大玉“以绿色增产为目标,以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以机械化育秧为突破口,以全程社会服务化为切入点”,推动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带动花园圩及周边农田承包大户,增加机插秧的面积。2020年,他尝试育秧成功,今年就要大面积推广。说到自己的场地硬化育秧新技术,凌大玉充满了自豪。今年,农场投资30万元,增加四台机械,在确保农场机插秧的前提下服务周边农田承包大户,增加机插秧的面积,提高粮食增产增收。“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从头再来。”凌大玉对新型农业的未来充满希望。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竹青徐小波)5月6日至7日,市教体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卫生等部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先后深入铜官区和枞阳县...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