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湾挂面细如发丝、清如白玉,人在其中如轻纱掩面。
■ 陈燕飞/文周峰 詹俊/图
年近了,枞阳县义津镇菁华村家家户户门前几乎被白色所占据。成片的白色,来自于正在晾晒的挂面。因为菁华村原属杨湾乡,因此该村制作的挂面叫杨湾挂面。每年春节前,是杨湾挂面最繁忙的制作时期。晾晒时,2米多长的挂面悬挂在家家户户屋前空地的面架上,放眼望去,甚是壮观。
这种景象,据说在当地已延续几百年。
对于枞阳人来说,一碗鸡汤挂面就是家乡的味道,更是年的味道。春节前,菁华村的村民们都忙着赶制挂面,他们用手的温度,呵护着传统食物的生命力。
2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这个小村庄,远远望去,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摆着几个一人多高的面架,架上挂着的皆是细如发丝、清如白玉的挂面,影影绰绰可以透见隐于其后的民房。
“这就是我们这里的杨湾挂面,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做的。”村民杨华叶说,晾晒只是挂面制作10道工序中的一道,所有工序前后要经历10多个小时。
64岁的杨华叶制作杨湾挂面有40多年,他笑着说,自己没有拜过师,还是年轻的时候偷偷看着村里的长辈做面,学会了这门手艺,妻子方小莲则跟着他也学会了制作手工挂面。
挂面制作的技艺,就是在这样的传承中得以延续下来。杨华叶说,杨湾挂面历史悠久,听老辈们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近年来,随着杨湾挂面名气越来越大,菁华村的手工挂面越来越“朝气蓬勃”。“现在我们这里做挂面的有40多家。”杨华叶说。
杨湾挂面仅以面粉、精盐、水等为原料,但吃起来爽而不腻、滑而不糊、易于消化,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它全手工、原生态、老传统的制作工艺。每一碗杨湾挂面都包含了杨湾这一方土地的气候、水土、产物与节令,包含了杨湾世代人的生活、情感、艺术和习俗。
制作杨湾挂面是累活、苦活,每一位面条匠都如此说。凌晨2时许,杨华叶一家就起床开始和面,夫妻二人这天做了100斤面粉,足足两口大缸,盐、面粉和水的分量决定着面条的口感,比例全凭几十年的经验。和面是力气活,在所有的工序中,这是最累的活,杨华叶从没想过用机器代替,“机器做的没有手工的吃起来绵软,就没有杨湾挂面的味道了。”
杨湾挂面需要经过和面、摊面、盘条、上筷、初拉待箱、出面上架、扯面、晒面、下架、收面十道工序。上午9时许,杨华叶开始出面上架,他将绕着面的竹竿插进面架的孔中,面架一人多高,有60来个孔,轮流插满,再依次逐一拉长面团,只见杨华叶三四根筷子一起拉扯,往下往左往右力度均匀,还一根都不断,一直拉到粗细均匀。经过多次拉伸,面越来越细,最后直至龙须面粗细、长约2米,便基本成型。
剩下的就交给阳光,杨华叶不断地观察面条的变化,“不能晒得过于脆、干,容易断裂,又不能过于软、湿,否则粘连。”制作杨湾挂面的每一步都得用心,面条何时拉伸,拉伸到什么长度,都是要根据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来调整,全凭手感和经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每年9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是杨湾挂面的制作时期。只要天气晴朗,挂面匠们就会做起这道传统美食,市场供不应求。“尤其腊月里需求量更大,每天做的都不够卖,需要提前预订。”杨华叶说,老两口每天用100斤面粉做挂面,忙得连轴转,坐着都打瞌睡。
腊月里的村庄,白色盖过了红色。虽然辛苦,但他们始终丢不下这门手艺。对于他们来说,白色是勤劳的颜色,更是收获的颜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莉)2月2日下午,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田昕主持召开“链长制”招商工作专题会议,明确现代农业和食品...
枞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枞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