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卫华(左)在承包的农田里干活。
■ 本报记者 姜蕊 文/图
要么自怨自艾,要么坚强地活着!
苦难面前,江河云和丈夫唐卫华并没有被击垮,而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们不但好好地活着,还通过勤劳的双手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在枞阳县公式山镇巢山村,这对夫妻照顾重度智力残疾儿女,励志奋进笑对人生,赢得了周边村民的赞许与钦佩。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不仅成功摘下贫困帽,而且还带动了周边其他贫困户共同走上脱贫致富的光明大道。
为残疾儿女,夫妇俩回乡种田
倘若不是一对残疾儿女,江河云夫妇二人的生活并不比旁人差。几年前,夫妻俩还在安庆长江沿岸以捕鱼为生,日子过得还算稳定。然而,由于要照顾一对智力残疾的子女,他们需要辗转于安庆与枞阳两边。“眼看着孩子越来越大,家里的老人已经无力照顾他们了,这个担子自然要交还给我们。”江河云回忆说,几番思量后,夫妻俩最终决定——回家种田。
“你们俩是疯了吗?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选择回家种田!如今农村种田的越来越少,你们一定坚持不下去的。”邻居们的不理解并没有阻碍夫妻二人承包农田的劲头。2014年,江河云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正是这一年,夫妻俩开始了他们回乡奋斗的崭新人生。
承包农田辛勤劳作,摘下贫困帽
回乡之初,夫妇俩承包了200多亩农田,用于种植水稻。丈夫负责农田里的一切事务,江河云则肩负起了照顾一对子女的重任。女儿虽然智力低下,但勉强可以自理,但已是年轻小伙的儿子病情却相当严重,不仅生活无法自理,吃喝拉撒还得全靠家人。“承包农田的头一年,由于没什么经验,加上洪水突袭,基本没什么效益,当时挺失落的,不过能陪伴在孩子们身边,苦点累点,我们也一定会咬牙坚持。”江河云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夫妇俩承包农田的第三年,在产业奖补、小额信贷、就业、社保兜底等政策的支持下,他们承包400多亩圩田发展稻鱼(虾)综合种养,经济效益越来越好。日子越发红火的背后,是夫妻二人不懈的努力。凌晨三点多,唐卫华就踏着晨曦去农田干活,晚上7点多,夫妻俩带着脚上的泥泞赶回家中照顾儿女,“几乎刚贴上床就会呼呼大觉,那种身心疲惫的劳累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江河云说。好在两人的辛苦终究得到回报,2017年,依靠勤劳的双手、坚强的意志力,江河云夫妻俩终于顺利地摘下贫困帽。
励志夫妻帮扶村民顺利脱贫
2019年,夫妇俩创立的何云家庭农场成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承包圩田600多亩,年纯收入达20多万元,带动附近5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增收,其中贫困劳动力15名,成为本村致富带头人。农忙时,他们雇佣的工人多达几十人,其中还有不少贫困户在他们的帮助下顺利脱贫。“很多农户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来我家干活,他们信任我们,我们也不会亏待他们。”江河云说,夏日时节,她会给农民送上清凉可口的梨汁;有人身体不适时,她也会让对方多多休息,提供美味餐食。今年,夫妇俩又扩大承包田近200亩,购置了2台大型农用机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莉)近日,第三届全省青年之家优秀活动项目现场评选比赛在合肥举行,铜陵市枞阳县宗子书舍青年之家“共青大讲堂”...
枞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枞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