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彬
近日,在枞阳县白梅乡大岭村,玉堂雨具扶贫车间里,记者看见智力残疾人查安良正在加工雨衣,虽然动作没有其他人娴熟,但是也是有板有眼,完全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市残联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何世芳告诉记者,大岭村丁庄组智力残疾人查安良原本跟随在外务工的父亲生活,扶贫车间开设后他返回家乡,从跟随父亲在车间做一些辅助工作到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虽然用了较长的时间,但终究有了成效,现在他每月完成的工作绩效能够达到1600多元。
据介绍,玉堂雨具大岭村扶贫车间建于2018年,是利用老村部闲置用房改造后设立。该扶贫车间主要承接玉堂雨具公司的雨衣生产项目,吸纳和安置了20多名本村和周边村的劳动力就近就便就业,其中贫困对象8人,为贫困家庭增收拓宽了渠道。今年疫情期间,扶贫车间的生产运作受到了影响。疫情缓解后,村两委多方协调推动,积极完善各项保障措施,推动复工复产,用较短的时间恢复车间的正常运营,让车间的员工安心生产。汛情发生后,雨衣需求量大增,扶贫车间连续加班生产,不少员工将原材料带回家中加工,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为支持防汛抢险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由于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劳动力稀缺,白梅乡大岭村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村民收入几乎完全依赖在外务工。由于村里的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如何盘活土地资源,变“废”为宝?经过前期调研,结合本村自然条件,市残联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引进种植药用丝瓜项目。该项目具有适应性强,易管理,采收期长,加工便捷,市场销售稳定,利于村民增收的特点。
经过努力,由村里统一流转70余亩土地进行了田块平整改造,进行药用丝瓜种植,吸纳村里老人、妇女在药用丝瓜基地务工达1000人次之多,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同时还形成了村里的特色产业,美化了环境,一举多得。更为重要的是为村级经济今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探寻了模式,为乡村振兴种下希望的种子。
新闻推荐
近日,枞阳县消防大队的工作人员正在展示内务。当日上午,枞阳新世纪幼儿园小萌娃在老师带领下,走进枞阳消防大队,参观体验消防...
枞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枞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