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铜陵 今日义安 今日枞阳
地方网 > 安徽 > 铜陵市 > 今日枞阳 > 正文

枞阳县汤沟镇跃进村脱贫攻坚走在前列多措并举强力推进 精准脱贫成效明显

来源:铜陵日报 2019-11-18 10:26   https://www.yybnet.net/

□谢志平

枞阳县汤沟镇跃进村是个贫困村。2016年区划调整后,铜陵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跃进村紧跟形势,多措并举开展精准脱贫,成效明显,很快就在2017年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成为铜陵市第一批出列村之一。

经过安徽省扶贫办组织的第三方评估,枞阳县汤沟镇跃进村实现从贫困村出列,是铜陵市第一批出列村之一,脱贫攻坚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发挥了示范效应。出列至今两年来,该村未出现返贫等回潮现象,脱贫成效持续得到巩固。

一、抓思想认识,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共识

2016年区划调整后,铜陵市迅速向枞阳县派驻扶贫工作队。汤沟镇跃进村的广大干群明显感受到脱贫攻坚工作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就在有人观望、甚至不理解进行非议之时,跃进村党委书记成士中敏锐地领悟到上级党委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坚决态度和即将拿出的举措。他和村干部说,要把脱贫攻坚作为村“两委”的中心工作来干,扶贫工作队驻村是帮助开展扶贫工作,但与贫困户打交道不能甩手指望工作队。因此,成士中要求村“两委”干部摸清各自管辖村民组中贫困户的情况,对于贫困户的诉求,村内能够解决的由村干部主动去解决,村内不能解决的请工作队帮助想办法。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跃进村“两委”干部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没有出现“扶贫是扶贫工作队的事”这种片面认识,扶贫工作没有出现推诿扯皮现象。成士中也因为他的不俗眼界和过人能力,赢得广大干群的拥护和支持,2018年被评为“铜陵好人”。

二、抓班子干部,形成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2016年的跃进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近60岁,他们做群众工作经验丰富,但个别同志存在“到站”思想,作风散漫,这时突然遇到高强度的脱贫攻坚任务,感到不能适应。当时成立的“中共铜陵市委办·枞阳县物价局·汤沟镇跃进村·官锋村联合党委”(以下简称联合党委)发挥了坚强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压实村“两委”班子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工作责任。建立了村干部每日签到、值班和村级活动场所保洁等制度,规范了村干部的管理行为。发挥派驻干部的自身优势,组织村干部开展学习教育。通过集中宣讲、走访座谈、共过组织生活和建立QQ群、微信群等形式,打造全方位学习教育平台。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利用每周的工作例会,传达学习上级脱贫攻坚政策文件,帮助村干部更新知识结构、增强文化素养、提高政策理解水平,强化了村干部作为脱贫攻坚主力军的作用。

三、抓基本基础,夯实脱贫攻坚工作根基

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按照农村党建标准化要求,改造了12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等组织阵地;建设了80平方米的就业扶贫驿站,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扶贫基地;在村部改造建成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室、村农家书屋、为民全程代理服务大厅等便民服务设施;实施电网改造升级,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2千伏安/户;实施宽带网络工程,实现该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改善基础公共设施。实施村路硬化、村庄亮化、村容美化“三化工程”,基础设施有了明显变化、质的提升,得到村民的认可。争取义安区投入帮扶资金152.71万元,硬化、亮化道路2.8公里,新建一座义安桥;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项目,获得资金72万元,硬化村组道路1.9公里;利用对贫困村的“一事一议”政策,获得项目资金91万元,硬化道路2.5公里;争取美丽乡村县级中心村建设资金100万元,整治中心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跃进村还抓住汤沟镇整治建成区的契机,投入260万元,在村部边建成环塘小游园,成为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争取政府安排的“八小水利项目”,进行沟渠清淤,修建抗旱站、塘坝等,改善了村民生产条件。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近年来,跃进村紧抓机遇,发展村集体经济有了较大收获。依托村内丰富的水资源发展“一村一品”,成立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两个,推动养殖业向外扩大规模、提升层次,由“散养”“粗养”走向“精养”。年养殖水面达1500亩、产值650万元。利用跃进村地处集镇的区位优势,发展仓储物流项目,建设仓储用房576平方米(共18间门面),对外公开招租,年增收3.5万元。利用扶贫资金建设果蔬大棚28亩,对外公开招租,年增收1.5万元。在枞阳县的统一安排下,建设60KW光伏电站,年增收6万元。

四、抓贫困人群,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跃进村在2014年初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4户、405人。在2014年-2015年,脱贫37户、118人。2016年,开展精准核查,动态调整后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259人。村“两委”决定对这93户进行划片包干,责任到人,每名村干部包干18-22户不等。各片干部和工作队成员深入各户,吃透政策宣传发动,逐户商议精准施策。驻村工作队联系专家来村开展技术培训,鼓励外出务工。他们在外已经闯出一片天地,每年约有40人稳定在外务工,人均年增收3万元左右。受条件限制不能外出的,引导实施种养业,以产业发展为基础,鼓励他们以自己勤劳的双手进行增收,得到积极响应。2017年有92户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获得奖补成本资金15.5万元,带动产生收益25万元左右;2018年有85户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获得奖补成本资金13.95万元,带动产生收益22万元左右;2019年有67户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获得奖补成本资金8.32万元,带动产生收益15万元左右。从这些数据看,申报特色种养业户数是逐年下降,说明贫困户中依靠脱贫政策发展的越来越少,自谋发展的越来越多,内生发展动力得到体现。

五、抓结对帮扶,注入脱贫攻坚外在活力

与跃进村贫困户结对帮扶的55名党员干部有市、县、镇三个层级,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单位,但是各帮扶单位都非常重视,建立了结对帮扶制度,做到人人肩扛帮扶责任、层层凝聚攻坚合力。2016年以来,帮扶干部坚持每月到结对户家中走访,结下深厚情谊。真心换真情,既嘘寒问暖,也与结对户共商帮扶项目,共找脱贫出路。对脱贫致富信心不足的贫困户,开展心理疏导,给予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对老年贫困户,劝导子女要尽义务,负责赡养老人。对“坐等靠要”、脱贫意识不强的贫困户,加强说服教育,鼓励其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对家庭遇到困难的,及时给予帮助。如结对户家中生变,帮扶干部上门进行慰问,温暖人心。如结对户的身体有恙,帮扶干部主动联系专家给予诊疗。逢时过节,有帮扶干部或带上物品、或掏出钱包奉献爱心,贫困户们备受感动,纷纷表达感激之情。帮扶干部的无私帮扶、真情帮扶,无形中给贫困户增添了脱贫信心、注入了攻坚活力。

(作者单位:市委办)

新闻推荐

出口旺 生产忙

11月14日,在枞阳县纺织产业园锦庭家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纺织工人正忙着赶制出口订单。该公司现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衍缝机、...

枞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枞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枞阳县汤沟镇跃进村脱贫攻坚走在前列多措并举强力推进 精准脱贫成效明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