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简俣
知道浮山,是在地理课上。一年多前,父亲去枞阳工作,不止一次告诉我,那里是个读书的好地方。经不住他老人家的劝说,去年清明时节,随他去了一次浮山。
路是真不太好,一路颠簸,开车从家里出发,大概70分钟就到了,站在浮山公园的大门口,感觉山不是很大。在疑惑中进了山门,拾级而上,才有了一点山的感觉,偶见一簇簇的映山红在路两旁开放,或在远处的崖壁上显出风采。
听导游介绍,浮山有36峰,我们行走的路线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精华所在。可是这里独特的地貌真的是让我惊呆,峭壁凌空,绝壁千寻。岩石似利斧削成,众多洞穴千姿百态,有的宽若厅堂,有的一窍见天。偶有清流自上而下,或有水珠如线,滴滴答答宛如钟磬。
说这里是文山,我倒是信服了,因为历史上那么多的文人,如白居易、孟郊、范仲淹、王安石等都来过这里,留下大量诗文题刻。在爬山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历史上的交通条件是不及如今的,浮山如此有名,应该是和地处水路要塞有关,想象中那些先贤舟车劳顿,在山洞中读书治学,在山岩前挥毫作诗,又该是如何的心境。
走上山顶,我并没有见到“山浮水面水浮山”的场景,听长辈们说,那是勤劳的人民围湖造田的结果,当年的一片水泽之地如今已是丰饶的田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们改造自然的结果就这样完美结合在一起。山脚下的浮山中学,应该是附近最大的建筑群了,从那里走出太多的人才,这是一所著名的中学。历史有名的桐城派三祖(方苞、姚鼐、刘大奎)都是枞阳人士,此地就有“文乡”之称。在耕读相伴之间,传统和现代似乎无有间隙,就那样传承着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培养着一代代的农家子弟。
新闻推荐
■房国鹏黄云霞2月22日13时许,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见证下,郊区老洲镇王套村振兴组村民周云的眼角膜在市立医院...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