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千年窑火烧不尽
小路曲折延伸,两旁林木掩映,山谷中时而传来一两声婉转的鸟鸣,格外幽静,宜秀区罗岭镇狮岭古村落渐入眼帘。转过一个小山坡,一座被大树、柴火环绕的黑瓦黄砖巨型龙窑立于眼前。窑口,零星散落着破碎废弃的些许窑罐,被窑火熏染成炭黑色的圆形通风口也尤为清晰。
在斜对着的瓦坯作坊内,一房堆放着前几天刚烧制好的几十个黄泥缸,另两间作坊内,73岁的汪许来、57岁的许小久两人各处一室,正在聚精会神制作另一批陶缸。在两个摞起的物脚板上,汪许来三两下便搭起了泥坯,紧接着便开始拉坯,原本耷立的泥土在他轻柔的转动下逐渐有了模样。
这只是其中一道工序。制作一个黄泥缸一般来说,需要经过淘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出窑十道工序。其中,用作原材料的“黄泥”尤为关键。
“黄泥取自我们家门口菜子湖湿地的湖泥。”许小久介绍说,“每年12月份开采,然后经过日晒雨淋、人工踹踩,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发酵才能成为达标的黄泥。踩熟的黄泥还不能直接用,要以8:2~7:3的比例掺入黄沙,以增加泥的硬度、密度。”
黄泥有考究,制陶工序繁琐,受气候气温影响一年生产季只有6个月,因而一个制陶师傅一年只能生产1000件左右的产品。
“今年元月份,江苏一个老板看到我在网上发的黄泥缸照片,随即订制了1万件,东西还没做好,就把全部的款打过来了。”许小久颇为得意地说。
“龙凤呈祥”让偏僻山村闻名遐迩
狮岭村地处罗岭镇小龙山社区最东端,异常偏僻,然而却坐拥碧波万顷的菜子湖,广袤的泥沙资源成了狮岭人得天独厚的资产。自明代万历年间开始,这里的祖先便充分利用菜子湖独特的泥土、林木资源将留传下来的制陶手艺发挥极致。
“以前咱们狮岭村有5个组,一组一个龙窑,组成5个大队,专门烧制土陶瓷、釉罐等日常生活用器。全村八九百人,人人能制陶。”从16岁就开始制作陶缸的汪许来介绍说,“明清时期,狮岭人选用陶土制作缸坯,再雕龙涂釉,置于窑中煅烧而成龙缸,用龙缸盛装小龙山脚下凤凰溪特产凤凰鱼,取名‘龙凤呈祥\’,进贡朝廷。”
借助菜子湖发达的水运优势,狮岭人制作的釉罐、黄泥窑远销长江沿线各地。七八十年代,狮岭村一年出售超千吨窑货,村集体收入达十几万。为此,枞阳鲟鱼镇还曾专门为狮岭村设立了“调运站”,狮岭村也被外界公认为“陶艺之乡”。
虽然岁月迁徙,世事流转,但狮岭古村落延续已有400余年的陶艺气息仍清晰可见,村头古树下可见几乎保留完整的5座龙窑、数十间作坊,用龙窑烧制的黄瓦土砖墙屋舍齐整归一,尤其是那些以陶缸垒砌串联的沟堑、隔墙、地埂、围栏,不但毫无违和感,更显得颇具风姿,让人不得不感叹狮岭人将陶艺与村落、地势、生活完美嵌合的巧妙构思。
借乡村振兴 复兴陶乡神韵
“这种纯手工制陶工艺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至今已有6000余年历史,在这里也已经延续了400余年,是活的远古遗存,更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特色文化。”小龙山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金年根告诉记者。
除了制陶技艺,风景秀丽,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狮岭古村落还有“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龙氏状元文化(明清时期刘若宰、龙汝言两位状元以及姚孙裴、龙鲤门、许鲤跃三位进士),还是杰出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两弹元勋邓稼先、黄梅戏艺术表演家严凤英等诸多名人的故乡。
“这里不应该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金年根说,“我们会借用乡村振兴的契机,深挖这些文化肌理,将文化串成文脉,发展乡村旅游,复兴陶乡神韵。在未来的环小龙山旅游开发规划中,这些古村落、状元文化、名人故乡资源都将是乡村振兴的亮点。”
新闻推荐
池州长江大桥“佛手”造型初现9月将呈现“佛光普照” 另有一项技术独步全球
9月将呈现“佛光普照” 另有一项技术独步全球
枞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枞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