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一个中心,坚持党建引领“主心骨”
今年6月底,紫阳县毛坝镇中心学校党支部在全县纪念建党97周年暨庆“七一”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县“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7月,紫阳县教体局包联的红椿镇共和村又被安康市委授予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是市县党委对该县教育脱贫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认可,也是该县教体系统坚持党建引领教育脱贫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紫阳教体系统牢固树立“党建核心引领”的思想,全面推进“党建+教育脱贫”工作。各学校实行党支部书记和学校校长“一肩挑”,秉承“党建核心、脱贫主责”的意识,把党建工作和教育脱贫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全县实行“局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的网格化管理,把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传达到教育脱贫的神经末梢,让广大师生和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组织就在我身边”。
各学校支部始终坚持“支部在前、党员带头”的理念,在各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号、党员示范岗等“尖刀班”和“示范团”。积极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要求广大党员在政策宣传和结对帮扶等方面坚持先行一步、多做一点、树立标杆、示范带动,真正把各级党组织打造为推动教育脱贫提质增效的“主心骨”,把全体党员干部培养为时时处处奋勇争先的“领头雁”。
筑牢三个基础,建强教育脱贫“桥头堡”
“大半年没回来,现在镇上学校也跟城里一样漂亮了。以前学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都铺成水泥地板和塑胶操场了。听说今年学校还出了一个省级教学能手,真是了不得!”说起把孩子从安康转回来的初衷,紫阳县东木镇月桂村的村民陈小春停不下来。
陈小春的女儿叫陈曼婷,为了让曼婷接受更好的教育,去年年初,陈小春跟远在福建打工的妻子商量,把女儿转入了安康市区上学。学校条件好,师资力量也雄厚,但唯一让陈小春发愁的是每个月两三千元的开销。陈小春没有固定工作,常在城里找些零活干,除掉房租和孩子的日常开支,两口子拼死拼活才能勉强支撑下去。
陈小春忙着挣钱,顾不上照顾女儿。渐渐地,曼婷的学习成绩急转直下,当初进城的愿望渐渐变成了负担,两口子叫苦不迭。听说紫阳县去年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镇上学校的条件也变得跟城里一样好了,陈小春将信将疑,还专门在暑假期间跑回去“刺探”了一次。跑完这趟,他果断把孩子转回了东木镇中心学校。
正像陈小春说的那样,为了缩小城乡、镇村学校的办学差距,紫阳县不断从办学条件、体制机制和人力保障三个方面持续用力,努力打造教育脱贫“桥头堡”,逐渐填平了发展洼地、垫高了起点。去年2月,紫阳县投资超过2.86亿元启动“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全县实施了91所学校的新建和维修改造项目,配齐了一大批教学仪器和设施设备。今年7月,紫阳县以全省第二名的高分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并授牌,全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各乡镇的学校更是旧貌换新颜。近三年,紫阳中学、毛坝中学和县幼儿园陆续创建为省级示范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和省级示范幼儿园。先后补充新教师近500名,累计400多名教师参加了交流轮岗,农村教师缺编和学科不配套等问题得到了逐步缓解。今年,紫阳县推荐评选出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29人,成立名师工作坊4个,是近年来培养人数最多的一年,特别是东木、汉王、蒿坪等乡镇学校更是实现了省市级教学能手零的突破。对于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紫阳县紧紧依托县职教中心,“一个不少”地开展修脚、茶艺等免费技能培训,每年培训人数均超过一万人次,初步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
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控辍保学、贫困家庭学生的受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工作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对此,紫阳县充分利用教育脱贫这把“钥匙”,着力从根源上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县教体局建立了“县局牵头、学校负责”的教育脱贫工作机制,组建了从教体局到各镇学校、各年级、各班纵向到底的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队伍。制定下发了《教育脱贫攻坚目标责任考核细则》《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等管理考评制度。县教育督导室和纪检监察室不断加大日常督查,确保教育惠民政策落实精细化、“零差错”。
该县将学校原来的学生资助、学籍管理、留守儿童、三残儿童及学困生关爱等工作部门,统一归口到教育脱贫办公室集中管理。严格落实教育脱贫“八有”规范,即:有办公室、有门牌、有领导机构、有专(兼)职工作人员、有职责制度、有资助对象信息一览表、有教育扶贫宣传专栏、有教育扶贫专柜,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实行目标管理、挂图作战、靶向施策,确保了教育脱贫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夯实六个规范,唱好教育脱贫“重头戏”
“前几天,几个家长打电话来,叫我入户走访的时候顺便带些年历。因为天雨潮湿,好多年历都坏了。”9月8日是今年秋季开学第一周的星期六,见到毛坝中心学校的教育脱贫办公室主任杨朝举时,他正忙着整理宣传年历,准备给他结对的几个学生家长送去。
杨朝举口中说的“年历”是一种印有教育惠民政策的宣传单。以前搞政策宣传时,宣传彩页都只是条条款款的文字,很多家长看完就随手扔掉了,这样就导致很多家长对政策一知半解。考虑到这个实际,毛坝中心学校别出心裁地把政策条款印制在精美的年历上,既可以张贴在墙上供家长随时了解政策,又能当年历来记事和查询日期。
像这样的创新之举,紫阳还有很多,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紫阳教育脱贫“六个规范”,即:规范包抓责任体系、规范惠民政策宣传、规范贫困学生认定、规范资助资金管理、规范教师结对帮扶、规范档案资料建设。一是规范包抓责任体系,实行教体局党委班子分片联镇、党员干部包校包抓的工作机制,各学校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教育脱贫工作机构,实行党员、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学生,将包抓责任落实到每名教师头上,做到机构健全、责任明确。二是规范惠民政策宣传。教体局梳理了从学前到大学各学段的教育惠民政策印发到学校,通过设立宣传专栏、印制宣传彩页,召开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等方式大力宣传教育脱贫政策。仅2018年上半年,全县开展教育惠民政策集中宣讲超过50场,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近万份。三是规范贫困学生认定。通过调查摸底、登记造册、信息比对三步确定资助对象,建立贫困学生数据库,及时更新信息,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资助对象认定精准。四是规范资助资金管理。对资金申请、评审、发放等重点关键环节实行严格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检查;设立学生资助工作举报电话,畅通群众反映渠道。资金监管严把资金使用、资助对象、资金发放“三关”,严格做到精准资助。五是规范教师结对帮扶。全县2200余名教师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方式与1.8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建立了帮扶对子,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大家访”活动。通过调查了解,找准贫困学生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针对问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照问题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情感、学业、物质三大帮扶行动,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失学。六是规范档案资料建设。按照“一生一档、档随人走、跟踪帮扶、因生施策、痕迹管理、全程记录”的总体思路,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残疾学生等十三类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个人档案“一生一袋”,规范建好资助对象台账,对转入、转出学生实行档随人走、无缝转接。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紫阳县教育脱贫工作成效明显、成果丰硕。教育惠民政策实现了学前到大学阶段全覆盖,“免、贷、奖、补”的学生资助体系日渐完善,守住了控辍保学底线。紫阳县教体局在全县2017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总结表彰大会上,揽获“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评一等奖”、“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优秀部门”及“优秀包村单位”三项大奖,一名干部获评“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仅2018年上半年,全县累计资助学生11440人次,资金1095.8万元,发放大学生助学贷款1922人1312万元,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学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资助和帮扶,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成就了人生梦想。
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
新闻推荐
安澜楼全景棉里藏峰天书峡秋景瀛湖紫阳蒸盆子岚皋六碗蒸面鲶鱼炖豆腐安康独特的地理区位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相互叠加,形...
紫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紫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