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朗深入镇巴农村采风。李正社摄
本报记者 何大龙 以非遗传承保护为载体,使濒临消亡的《镇巴渔鼓》焕发活力,让人们感受到古老民间艺术展示的汉中之美;用敬业和奉献为风骨,60多年创作传唱不辍,让800余首陕南民歌飞出闭塞的大山,唱响华夏神州,3首收入中小学教科书……近日,趁着汉中市第二届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陕南歌王刘光朗奔走劳作间隙,记者以“忙”为线,对这位现已八旬的老人作了采访。
特殊年代偷着忙 1959年,21岁的刘光朗从西安师范学院音乐班毕业,回到家乡镇巴任教,4年后调至县文工团负责音乐创作和演唱工作。
“一杯酒、满满斟,感谢各位众乡邻。天又寒来地又冷,感谢诸位喜临门.......”到文工团后,时常下乡的刘光朗总会遇到老乡们操办婚丧嫁娶等大凡小事,而这也使敏感的他在演出之外,多出了一个“自选动作”——从知客师、民间艺人的口头、小本本、纸片片、日记本上,去收集、记录、整理民歌、孝歌、渔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光朗清楚地记得,那时的他总是背着一个数十斤重的老式录音机,翻山越岭去录歌。一次,下乡演出的他,无意间得知与镇巴邻近的安康市紫阳县有个很不错的民歌手,便马上请了假,急急地赶往紫阳。到达的当晚,这位民歌手与其召集来的另外几名民歌手,轮流给他唱起了民歌。第二天,他们又热情高涨地到山上拉起了歌。由此,刘光朗所带的磁带全部用完,一下子录到了几十首迷人、动听的民歌。
此外,为弄清一些非遗项目的完整流程及具体内容,他还经常亲身参与到表演之中。例如,扮成人物,尽最大努力去全面明晰内含汉族民俗文化、民间信仰、民间歌舞、民间戏曲、民间艺术,承载诸多信息、程序多样、唱词难懂的的汉中端公戏。
忙碌间,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刘光朗的上述收录内容,转瞬变成了封资修,成为批判对象。由此,他无奈地转入了“地下活动”,偷偷地忙了起来——夜深人静时,拉上窗帘、紧闭门窗,邀请民间艺人到自己家中“浅吟低唱”,继续进行搜集、录音、整理等工作。
升迁之后依旧忙 “光朗老师,你现在升官了。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可不要忘记你的老本行哟....”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表现良好、业绩突出,刘光朗从镇巴县文工团调至该县宣传部工作,历任宣传部部长等职务。而陕西省数位得知这些情况的音乐家,出于对非遗保护、传承的考虑和担心,纷纷以开玩笑的语气对他如是说到。
然而,这些善意的提醒,放在刘光朗身上多少显得有些“多余”。
镇巴县盐场镇响洞村老街,昔日因地下煤炭资源丰富,打铁业昌盛,而繁荣一时,是一个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小集市,也是镇巴渔鼓的发源地。生于斯、长于斯的刘光朗,在传唱渔鼓的同时,未忘将此极具地方特色的曲艺表现形式,进行全力挽救和推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将收集到的多首渔鼓曲目,首先拿到县广播电台录成磁带,然后邮寄至省上,再将音乐家们表示听不懂的方言歌词作以书面解释,抢救了曲种,填补了领域空白,并最终编纂出版了陕西省非遗丛书之《镇巴渔鼓》,成为该项省级非遗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
由此可见,刘光朗对民歌等非遗的挖掘、收集、传承,完全是出于他对家乡、人民和生活的热爱,根本不可能因为岗位和职位的变化,而停止前行的脚步。
年已八旬仍很忙 “这本书是我们汉中有史以来在礼仪词方面的第一次大集成,系统化、定位准,便于学习和提高......”2月20日,连夜从四川省巴中市举办的红色文化活动抽身赶回汉中的刘光朗,顾不上八旬高龄与舟车劳顿,又立刻投入到了汉中市非遗保护工作中。
多年来,坚守大巴山、倾情民歌的刘光朗,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工矿企业、机关学校为广大群众演出,一生致力镇巴民歌、镇巴渔鼓传承、保护,创作新民歌800余首,收集整理各类民间文艺资料1200余件(首),举办了专场音乐会,先后四次将镇巴民歌唱到了首都北京,唱上中央电视台,唱给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被中省广播电视台多次播放,开创了汉中市音乐史上的先河。《太阳出来眯眯笑》《正月是新春》《山歌子啥好听》三首民歌被编入中小学义务教育教科书。
退休19年来,他依然致力于镇巴民歌的收集、整理、抢救、传承,组建了“三乡民歌合唱队”,编纂出版了《镇巴渔鼓》《乡情·乡音·乡风》《心中的歌儿献给党》等多部专集、民歌教材及资料,先后被凤凰卫视、央视、新华社等50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在山水形胜、有形文化遗产外,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尽显了汉中之美、人生之美。
新闻推荐
张家四姐妹和六兄弟及孩子们合影从毓秀堂到《奏议集》提起合肥张家四姐妹,相信很多人都会读过有关四姐妹的书,尤其是在叶稚珊女士的《张家旧事》和金安平女士的《合肥四姊妹》出版之后,有关张家的出...
紫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紫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