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松通讯员蒋晓安梅树宝)“我是吴某与王某、樊某民间借贷一案的主审法官蒋晓安”“由于当事人不在同一地点,原告在紫阳,而被告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今天本案通过微信开庭,各方当事人是否同意”,原告:“我同意”,被告:“同意”。这是12月6日紫阳法院法官奔波千里送达一起民间借贷案应诉法律文书时,通过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均表示同意调解后,运用手机微信开庭,短短两个多小时实现成功调解的微信记录。
2014年11月,王某因做生意向吴某借款50万元,樊某作担保人,承诺一年内还款。还款到期后,王某偿还本金30万元,吴某多次催要余款及利息无果。王某后来外出务工,再也无法联系。今年11月16日,吴某将王某、樊某诉至紫阳法院。
立案后,紫阳法院多方联系查找,了解到王某、樊某现在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务工,遂前往送达应诉法律文书。找到被告王某后,王某表示若要赶回千里之外的紫阳法院出庭,路途遥远,成本很大,目前经营的生意也难以离开,想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这一纠纷。法官在征得原告也同意调解的意愿后,决定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以手机微信开庭的方式主持开展调解工作。主审法官便在手机上建立此案开庭微信群,在核实原被告身份后,将他们拉入群中,开庭主持解调工作。
在主审法官的主持下,原、被告双方通过微信进行交流,主审法官按照庭审程序审理,只用了两个多小时,本案以调解方式结案。庭审结束后,双方当事人在庭审记录上进行了确认。据悉,这是安康市两级法院首例运用手机微信开庭调解的案件。
“刚开始蒋法官告诉我不用回紫阳就能解决纠纷,我一直不信。通过微信开庭,让我和原告这么快就达成了调解协议,真是没想到”。庭审完毕后王某身心轻松地说道。
据了解,今年以来,紫阳法院积极探索“互联网+”的审判模式,运用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微信+电话”实现法律文书送达、微信开庭、微信公众号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普及法律知识等,不断扩展“两微一网”功能,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收到了提升审判工作效率、降低司法成本的良好效果。
新闻推荐
□陈梅文/图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老城,而如今,一座座老城正在消失,老城里的人们也早已远离。怀念老城,却不愿守在老城,那些仅有的残留的老城,在心中其实早已消亡,唯有记忆,是最好的怀念方式。终于有了一个...
紫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紫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