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紫阳新闻 > 正文

一片绿芽儿托起群众致富梦

来源:陕西日报 2017-09-14 07:5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齐卉通讯员周锦政汪可平

近年来,紫阳县着力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育龙头强基地,延伸产业链,加快了产业富民强县步伐,使群众“钱袋子”鼓起来。2016年,全县茶叶年产量7318吨,综合产值38.56亿元,10余万茶农受益。

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发展茶叶产业,既要千家万户参与,也要龙头带动。紫阳县抓好盘龙、和平、闽秦3家标杆企业,使其在国内茶叶加工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带动全县茶叶产业发展。

盘龙公司是紫阳县一家大型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在县政府的扶持下,已成长为集天然富硒茶种植、生产销售、茶文化研究、科研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目前,盘龙公司拥有年生产能力800吨的智能化、清洁化生产线4条,自建观光茶园2000亩,带动专业合作社发展茶园5000亩,辐射周边3个镇4万余亩茶园。同时,县上培育出和平茶厂等省级龙头企业3家,焕古庄园、秦巴山等市级龙头企业5家,全国知名品牌示范企业11家,形成了区域龙头带动中小加工厂、中小加工厂连接农户的格局,初步建立起了全县茶叶产业发展的企业集群。

牵动龙头一条线,带动基地一大片。截至2016年底,紫阳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1万亩,发展茶叶现代示范园区15个,省级茶叶标准示范园17个,成功创建“全国富硒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相继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发展示范县”“全国产茶重点县”等称号,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全省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

龙头企业的兴起,也使紫阳的茶产品开发趋向多元化。现已形成以富硒绿茶为主,红茶、黑茶、青茶为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系列产品多次在“中茶杯”“国饮杯”“国际名茶”等国内、国际质量评比中获得金奖。

提升品质,闯市场才更有底气

举办紫阳富硒茶2017年北京推介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第三届亚太茶茗大赛……“紫阳只有大胆走出去,才能知道市场欢迎什么,自己还缺什么,‘走出去\’才能让产业更好地转型升级。”多次带着茶企到北京、天津、西安等地推介紫阳茶的县长陈莲说。

走出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据统计,我国现有名茶不下300种,如何让紫阳茶在品类繁多的茶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紫阳县深谙品质对“走出去”的重要性。

紫阳县首先从茶园管理抓起,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治理病虫害,严禁使用农药、除草剂,确保茶园无公害。严格执行紫阳富硒茶品牌、质量、标准、包装、宣传“五统一”管理,不定期开展紫阳富硒茶集中专项整治和域外市场打假维权;健全信用评价和信息发布机制,实施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创新生产技术,提升产品档次。

通过狠抓质量管控,紫阳富硒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连续四次荣登“中国十大富硒品牌”榜首,紫阳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9.67亿元。

产品有了好品质,闯市场也就有了底气。紫阳县按照“规范县内市场、主攻省内市场、拓展省外市场、瞄准缺硒地区”的营销策略,鼓励茶企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紫阳富硒茶销售连锁专营店。2015年以来,紫阳茶企新建区域性销售中心、超市网点、直销店、加盟店300余家,紫阳富硒茶销售区域也由西北辐射到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和欧美市场。

茶园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如何最大限度地让茶农受益?紫阳县积极让群众参与茶叶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把种茶、采茶、加工茶叶发展为群众的增收点。

每年春茶上市的季节,在紫阳县21万亩的茶山上总会活跃着上万名茶农。绿油油的茶园,已成为不少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采一个月春茶,相当于在家种一年庄稼。”双桥镇莲花村采茶工夏召翠说。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和村里十几位留守妇女组团到茶叶基地采茶。

除了采茶能挣钱,部分茶农通过在茶企打工或自己种茶也能获得不错的收入。今年63岁的东木镇月桂村村民徐志华是盘龙公司的一名茶园管护工人,每天有80元的工资。据盘龙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每年进行茶园管护、茶叶加工需要用工2万人次以上,仅用工一项,每年要支付劳务工资200多万元。

金行兵是焕古镇东河村的一位老茶农。10年前,他开始种茶,现已发展茶园16亩,其中丰产密植茶园达到14亩。近两三年,老金每年的收入超过6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种茶大户。

在茶叶产业发展的同时,一些茶叶重点镇、茶叶基地村的群众开始吃上了“旅游饭”。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年第21届西洽会上,紫阳县人民政府与浙江颐高智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12亿元的硒茶小镇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茶香氤氲,茶韵悠远。这一片小小的绿芽儿,不仅扮靓了紫阳的山山水水,也鼓起了茶农们的“钱袋子”。

新闻推荐

刘运芝:照顾瘫痪丈夫11年

通讯员唐波郭雨晗梁开明“老胡,今天有没有感觉身体不舒服?午饭想吃点啥?”8月4日中午,42岁的紫阳县高滩镇双柳村农妇刘运芝从街上赶集刚到家就连忙关心起瘫痪的丈夫。11年前,刘运芝的丈夫胡忠哲经朋友...

紫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紫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片绿芽儿托起群众致富梦)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