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伊坑小学□记者舒俊文/摄
在徽州区西部、丰乐河上游的坑上村,有一个西溪南镇最偏远的山村——伊坑,这儿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一所百余年历史的伊坑小学,陶行知的学生、亲密战友方与严就曾在此任教。
紫阳师范毕业,方与严任教伊坑小学
一所百余年老校的背后究竟埋藏着怎样的过往?7月中旬,记者寻访到现家住西溪南镇芝篁新村的余英义,他的父亲曾在伊坑小学就读,他的祖辈参与了学校的创办,而他本人最近正在整理伊坑小学沿革史,希望能完成父辈的遗愿。
“据有关文史记载,1912年,我的太祖父的叔叔余镳当时在楚北经商,受辛亥革命思想影响,后回乡兴业。见因交通闭塞,村民生活困苦,孩子多又缺少文化,即萌发兴办学堂的想法。受新思潮影响的余镳不畏强权,经历了重重阻碍后,终于接到省府批准办学的批复,便和村民一起着手筹办学校。无资金靠资助筹借,无校舍就利用‘余氏祖社\’,无师资,余镳自任,并聘请罗田的方槐三(教育界知名人士,与陶行知、方与严、姚文采先生相交甚密)、王充的方与严来任教,并在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正式开学。余镳将二十余名学生全部重新取名,改用‘王\’字旁,意为玉不琢不成器,如汪孝琔、余金珷、余廷珍(又名余席儒)等。由于团结办学,学生发奋读书,第一批学生个个精通算盘、毛笔字。没几年,余镳病逝,方与严亦去往南京追随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但伊坑小学仍继续创办下去。”一段祖辈尘封已久留传下的记忆在余英义的叙述中慢慢变得鲜活起来。
筹办30年校庆,方与严回伊小演讲
方与严(1889-1968)祖籍潜口灵坑,后迁堨田王充。1910年从紫阳师范毕业,后到西溪南伊坑小学任教,1927年考入晓庄师范,成为陶行知先生得力助手。早年加入共产党,参加了开国大典,后任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副司长和民族司副司长等职。
方先生系徽州区兴办新学开创者之一(伊小列歙县开办最早的20所小学中),又是在徽州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最早实践者。先生一直关心伊小,“1940年,方与严受廖承志委托去泾县茂林与项英首长联系,返回时特地到伊坑小学,并召开村民大会,宣传抗日。亲自察看选定三个自然村中的一处山坡——狮尾巴为新校舍校址,并筹办30周年校庆。方槐三、方与严还与我太祖父余椿甫(又名余寿椿)一起在新校舍奠基典礼上合影。照片上方与严身穿白大褂,方槐三身着青蓝色大褂。当时参加校庆的有潜口、唐模、灵山小学全体师生百余人,还有汪世清等知名人士参加。方与严还赠给学校许多《生活教育》、《儿童科学丛书》等书籍,并亲书贺联,上联是‘联合余吴汪三姓,反对强权,反对压迫,奋斗三十年,始有今日\’,下联是‘团结全民族一心,争取自由,争取平等,胜利定到来,期在明春\’。在庆祝大会上,方与严作了长篇精辟演讲,主题内容是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及即知即传小先生制。潜口二八社还演出了文明戏与京剧,汪法震同志教大家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夕阳颂》等革命歌曲,整个活动持续三天三夜。”根据余英义的叙述,当时方与严还答应外出募捐筹款建新校舍,无奈当时二十三集团军长说方与严用二八社搞共匪活动,要缉拿他,奈于时局,方与严只得匆忙出走开始新的征程,新校舍也一直未曾建成。
村两委尊师重教,发动村民新建校舍
解放后,“余氏祖社”左边前半部分倒塌,上世纪50年代在旁边重新修建了伊坑小学,“当时上面还有‘歙县伊坑小学\’几个字样,全是繁体字,现为废弃的茶厂,边上就是大队部,后来学生多了就到大队部楼上开班。1974年后学生猛增到240余人,老师8人,在原校舍已无法适应的情况下,在村党支部书记、我父亲余延庆的倡导下,带领两委一班人克服困难,选址三个村的集中点,发动大家献工献料,新建了6个教室、8个房间的新校舍,即现在你们看到的伊坑小学。后来没经费,村党支部又拨出山场,发动村民、学生开挖并栽上茶棵、山茶籽等归学校所有,学生开展勤工俭学,走农科教道路,使学生有了一个宽敞的学习环境。加上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使一个60年代只有一名大学生的小山村,现已增至五六十名大学生,奋斗在各行各业,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余英义动情地说,“正因为有着百余年的伊坑小学,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村民的共同努力,这就是尊师重教的结果。”
“到后来学校就剩1个老师6个学生,去年学校撤并了,学生都到西溪南或者岩寺读书。”时不时回伊坑转转的余英义还向记者提出一个请求,“伊小老大队部全是木结构,年久失修无人管理(大柱子上下一样粗,几十根一个样),楼板已经烂掉,原村开大会可容千人,现在也无法上楼了,如今冬明春下一场雪肯定倒掉,修房不易,想造就更难,希望能引起各方政府的重视,加强保护。”
新闻推荐
——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汉江水质保护工作侧记
紫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紫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