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观石窟
中国三大宗教,唯有道教产生于中国本土,道教对中国历史、文化、养生、绘画、诗歌影响深远,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早已深入国人的血脉之中。东汉末年,张道陵在成都鹤鸣山创立道教,四川境内也保存着为数众多的道教石窟。本报将系统考察中国各地的道教石窟,梳理道教文化,追溯成都的文化影响力,这也是天府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贡献。元始天尊头戴黄冠,面部已漫漶不清徐道彰像三茅真君窟下方的蹲狮
萧易/撰文 郑大叶/摄影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内侍刘敖乞一道观终老,宋高宗将他送去了三茅宁寿观典领事务,这是南宋临安城中的九大道观之一。九年后,刘敖在三茅宁寿观夜梦三茅真君,遂创建通玄观,开凿石窟,撰写碑文,岩壁上的石窟与宋碑,再现了这位宦官的一生。除了通玄观,临安城中的四圣延祥观、显应观也与高宗有关,对应着“四圣显灵”与“泥马渡康王”的传说——道教神圣的光环下,却隐藏着南宋王朝不堪回首的往事。
绍兴二十年
一位叫刘敖的南宋内侍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的一天,宋高宗赵构下朝后,内侍刘敖在宫中已经等候多时了,见到宋高宗后,他老泪纵横,言自己业已年迈,希望高宗能允他离开宫中,乞一道观终老。几年来,刘敖给宋高宗陈情了几次,却都被高宗以各种理由拒绝,他深知,倘若再不出宫,只怕自己这一把老骨头就要耗在宫里了。
史书中并未留下太多关于刘敖的信息,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刘敖自书自撰了一块《创建通玄观碑》,我们对他的了解便出自这块石碑:刘敖少时即被净身送入宫中,在宫中如履薄冰、任劳任怨,这才做到内侍一职,侍奉在高宗左右,过上了“食玉食,衣锦衣,掌宫禁,相玉宸”的生活,但这却并非刘敖所愿,他自幼爱慕道教,祈望走出宫禁进入道观清修。这一次,宋高宗同意了刘敖所请,将他送去了三茅观。
三茅观创立于唐朝,又称三茅堂,地处七宝山东麓,背靠吴山,面朝钱塘江,距离太庙仅百米,据说殿里的三茅真君像为宋徽宗御笔亲绘,观中还立有徽宗、钦宗、高宗皇帝的神御殿,看来这座道观与皇家颇有渊源。南宋诗人陆游曾游历宁寿观,在《渭南文集》中记录下这座道观的往事:绍兴二十年十月,宋高宗将三茅观更名为三茅宁寿观,令道士蔡大象主持,蒙守亮为副手,宦官刘敖典领事务,观中置有掌管文书的小吏,常年有卫兵驻守。据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临安城中有九大宫观:东太一宫、西太一宫、佑圣观、显应观、四圣延祥观、三茅宁寿观、开元宫、龙翔宫、宗阳宫,这些道观大多为皇家斋醮祭祀之事服务,观中支出往往由朝廷出资,也多有士兵守卫。
宋高宗赐刘敖法号“能真”,并赏赐福牒、紫衣。南宋朝廷认可的僧人、道士皆持有度牒,是僧道出家官府发给的凭证,僧道入牒需向朝廷缴纳费用,宋朝的度牒最先千百文一张,后涨至三百千文、五百千文,绍熙三年(1192年)暴涨到八百千文一张,却依旧一牒难求,朝廷还时常发行度牒充足军费,或者灾荒之年用作赈灾。“紫衣”本是唐朝三品以上官员的常服,武则天首开向僧人或道士赐紫色袈裟或法衣的先河,“紫衣”遂成为朝廷给予僧人或道士的特别褒奖。
刘敖入三茅宁寿观九年后(1159年)的一个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三茅真君骑着仙鹤来到七宝山,第二天清晨果然看到三只仙鹤在山中翩翩起舞。时隔一年之后,三只仙鹤再次飞来。刘敖觉得这是三茅真君显灵,遂“即期相地,剪莽斫荆,凿山平甚,运斤斲木”,在山中营建通玄观,并相继建造了茅君亭、玉清殿、谒斗台、放鹤亭、钵室山门、经房丹屋等等。通玄观建成后,刘敖上疏宋高宗,请赵构御题门额,高宗顾念旧情,爽快地写下“通元”二字(避宋朝先祖天尊赵玄朗之讳)。也就在这一年五月,高宗将皇位禅让给了养子赵眘,也就是宋孝宗,自己过上了太上皇的逍遥生活。
B
茅山道士,校园中的道教神仙
时过境迁,通玄观的琼楼玉宇早已灰飞烟灭,若不是刘敖在七宝山中找来工匠开凿了3龛石窟,通玄观恐怕也成了史书中一个地名。通玄观石窟在太庙巷紫阳小学后山崖壁上,小学每天下午三点才对外开放,还在山下,就听到校园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时候尚早,我跟保安老钟聊了起来,他说:“来学校的不是家长,就是来看石窟的。这里以前有座道观,道长是宫里的太监,听说皇帝赐给了他不少宝物,就藏在这七宝山中,只可惜谁也没见过。”他的话虽然俚俗,倒也与史书的记载相去不远,跑过青色的石阶,爬上一个高台,通玄观造像就在背后的岩壁上了。一转身,一回首,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故事似乎依旧在这里上演着。
通玄观现存4龛,其中3龛为刘敖主持开凿,即刘敖坐像、元始天尊与三茅真君,另一龛为明代道士徐道彰之像。刘敖坐像高78厘米,他身着道袍,头戴道冠,双腿盘坐,旁有“皇宋开山鹿泉刘真人像”题记。刘敖的身旁,有一只尾巴上翘、正在欢快奔跑的鹿儿,刘敖曾梦到鹿儿在山中饮水,后果寻得一眼清泉,从此以“鹿泉”自号。龛的上方还有三只翩翩飞舞的仙鹤,周围笼罩着祥云,可能寓意着刘敖偶遇三鹤的故事。道教中的鹤常作为仙人坐骑,也是延年益寿的象征,这似乎透露着刘敖意图位列仙班的愿望。刘敖坐像右上方有个长方形龛,龛中元始天尊身着道袍,头戴黄冠,端坐在莲台之上。
通玄观最大的一龛,是第3龛三茅真君,龛高220厘米、宽235厘米,中间的这尊头戴道冠、身着道袍,手持长柄如意,踩在祥云之上,脚下有只蹲狮,右肩旁有侧题记:“掌吴越司命三茅真君像”;左边的头戴束发冠,着广袖道袍,颌下有三缕长须,拱手而立;右侧的留着长须,双手笼于袖中。千百年的风吹雨打,早已模糊了他们的面孔,暗淡了它们的身躯,黄昏,夕阳将余晖洒在石窟中,斑驳的身躯在这一刻露出沉寂千年的光芒。
三茅宁寿观曾藏有宋徽宗御画的三茅真君像,刘敖曾典领宁寿观事务,他在找工匠开凿石窟时,是否会以宋徽宗的御画为粉本?宋徽宗的画作大多在“靖康之难”中流失,存世画作也以花鸟画为主,如果这个推测不假,通玄观似乎为了解宋徽宗画作提供了另外的可能。北京大学学者吴燕武就认为:“(三茅真君)三尊造像面向远方,彼此之间又有不同,身体的姿势与站位非常讲究与微妙。可以说,所依的画稿远非一般画工所能绘出。”
三茅真君传说是西汉时咸阳城里的三兄弟,老大茅盈生性喜爱修身养性、采药炼丹,十八岁时入北岳衡山修行三十载,后又到句容山华阳洞隐居。茅盈的两个弟弟,茅固汉景帝时举孝廉,累迁至武威太守;茅衷汉宣帝时迁洛阳令,后拜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茅盈得道后,茅固、茅衷弃官还家,终在句容山中寻得了茅盈,三兄弟一同在山中修道。茅氏兄弟虽潜心修道,却关心民间疾苦,终年在茅山采集药材,制成丸散膏丹济世救人。
茅氏三兄弟羽化成仙后,百姓在山中立庙祭拜,尊为大茅君、中茅君、小茅君,并将句容山改称茅山。南北朝时茅氏三兄弟被道教吸收进神系,分别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生真君。宋朝时,三茅真君获得皇帝封号,宋太宗、宋高宗、宋理宗屡有册封,理宗时茅盈三兄弟已被封为“上茅九天上卿司命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中茅地仙上真定禄右禁至道冲静德佑妙应真君”“下茅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微妙冲慧神佑神应真君”,总称“三茅真君”。三茅真君信仰在吴越之地很是流行,民间传说它们统率吴越神仙,掌管着吴越百姓生死。
茅盈、茅固、茅衷后被茅山派尊为祖师,茅山派主修《上清经》,以符咒劾召鬼神,兼行辟谷与炼丹术。可能因为茅山派善役鬼神,使得茅山道士在民间以捉鬼闻名,上世纪90年代屡屡成为香港鬼片中的主角。茅山也被誉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道教有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均为中国历史上的道教名胜)。
道教光环下,隐藏着南宋王朝脆弱的心灵
宋高宗对刘敖可谓恩宠有加,不但赐度牒、紫衣,题写门额,还给刘敖写了几首诗,令大臣何宗亮刻在碑上,这块《宋高宗赐刘能真御制诗刻》幸运地保存至今,诗共三首:
简易高人道,崇元性自真。身常居太极,心已远凡尘。玉陛辞荣禄,瑶台役鬼神,辛勤三十载,羡尔道心淳。
太白茏苁东南驰,众岭环合青分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木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无不得处所,与兹鱼鸟皆熙熙。
忆昔长江阻飓风,于今神马又成龙,炎星指日中原复,剩是茅君翊翼功。
三首诗中,宋高宗对刘敖出宫为道,似乎颇有几分羡慕。他对道教应该不陌生,父亲宋徽宗,身份除了皇帝、诗人、画家、书法家,还是道人,有“道君皇帝”之称。宋高宗一生崇道,令各州县设立道学,学习《道德经》《庄子》等道教典籍,并亲自注解《道德经》,他还自称神霄府神霄玉清王下凡,号长生大帝君,宠臣蔡京、童贯都是府中的仙伯、仙吏。金军已渡过黄河,徽宗还派遣侍者将“神霄宝轮”押送到全国的神霄宫,声称可以镇四方兵灾,金人攻破东京后,他身着紫衣道袍、头戴逍遥巾,被押上了北去的囚车。徽宗崇道失国,宋高宗不会不知,道教于他,可能是一种慰藉,一种寄托。
宋朝的皇帝,或多或少都与道教有些关系,高宗自然也不例外。宋人的传记中,有两则故事将他与道教联系在一起。宋人李心传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二中写道,宋高宗赵构昔日为康王时,曾作为人质出使金国,队伍刚走出城门,有个叫招儿的奴婢看到四位金甲神人持弓箭护卫康王,赵构后询问方士才得知这是天篷、天猷、佑圣、翊圣北极四圣。绍兴十四年(1144年),高宗敕命在临安城孤山修建四圣延祥观,供奉北极四圣,高宗生母一向信奉四圣,她慷慨地捐出了修建延祥观的费用。
《南渡录》也记载,靖康元年十一月(1126年),金人分道渡过黄河、逼近汴京,康王赵构临危受命,与刑部尚书王云一起出使金将斡离不军营,以割三镇、尊金主为皇叔等条件请求议和。赵构一行北上到磁州,碰到守将宗泽,宗泽认为前有肃王一去不返,金人已兵临城下,再去议和无益,遂劝说赵构留在了磁州。在磁州停留时,赵构由宗泽陪同拜谒城北崔府君庙(当地人称应王祠),卜得吉签。斡离不听说康王在磁州,遂派遣军中精锐前来捉拿,赵构单骑躲避,路过崔府君庙时又困又饿,遂在庙中小憩,迷糊之中,突然听到有人大喝:“速起上马,追兵将至矣!”康王言无马可逃,庙中又传来声音:“已备马矣,幸大王疾速加鞭!”康王跃身上马,昼夜疾行七百里,总算摆脱了金人的追兵,此时马突然僵立不动,赵构下马一看,原来是崔府君的泥马。
为了感谢救命之恩,赵构敕封崔府君为“护国显应兴福普佑真君”,在西湖畔建显应观加以供奉。南宋前往金国的使者行前常向显应观祈祷行旅平安,归来则再备祭品向府君致谢,途中凡路经磁州者,亦必拜望崔府君。每年六月初六为崔府君诞辰,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这一天,杭州城中的百姓云集显应观进香,尔后登舟游览西湖,为避暑之游,有的甚至留宿湖心,直至第二日方归。
“四圣显灵”与“泥马渡康王”的故事在南宋流传很广。北宋末年,宋徽宗、宋钦宗与宗室、后室、大臣、宫女等三千余人被押送到金国,赵构本来作为使者与金国议和,却滞留在磁州,避免了被金人掠去的命运。赵构是徽宗第九子,素来没有什么声望,机缘巧合当上了皇帝,迫切需要向金人以及臣民证明自己即位的名正言顺。建炎二年(1128年)十一月冬至日,兵荒马乱中仓促即位的宋高宗,就在江都县设坛,祭祀昊天上帝,以宋太祖配祀。此次祭祀仪式花去了“钱二十万缗,金三百七十两,银十九万两,帛六十万匹,丝帛八十万两有奇”,儒臣吕祖谦曾毫不客气地批评高宗在做无用功,不如把这些钱帛用作军费。吕祖谦的话倒是不错,不过高宗于兵荒马乱中继承大统,道教既使得他在风雨飘摇之时能得到虚幻的慰藉,也是他向天下证明自己政权合法性的手腕。同样,“四圣显灵”“泥马渡康王”的故事,也让康王赵构变成了皇帝赵构,“君权神授”的光环笼罩在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皇子周围。
刘敖的卒年不详,倘若不是出宫为道,这位内侍可能与南宋王朝成百上千的宦官一样,在宫中寂寞终老,或者在无休止的宫廷争斗中成为牺牲品。在七宝山上,我一遍遍读着宋高宗的诗,内心充满疑问:刘敖是否侍奉过宋徽宗,并在“靖康之难”中跟随宋高宗来到临安城?出宫为道是否是这位内侍对先帝宋徽宗的追忆?刘敖的碑文与史书并没有提供更多线索,却给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皇帝、宦官与道士,他们的关系,为我们了解南宋道观的修建、布局、人员提供了更多翔实的资料,同样也使得我们走进了南宋皇帝的内心——疯狂、脆弱而饱含追忆。
道家与道教
初涉道教的读者,往往对道家与道教有些迷糊。一言以蔽之,道家是学术流派,而道教是宗教信仰,两者有质的不同,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诸多学术流派,据班固《汉书》统计有189家,同书又将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这些学术流派著书讲学,争芳斗艳,史称“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中有个道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引用过他父亲司马谈对道家的论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道”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提倡道法自然、阴阳调和;政治上,道家以“无为”治理天下,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道教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与庄子,并称“老庄”。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地区),他生活的时期,正值周朝式微,各国诸侯为争夺霸主之位,交相攻伐,战争不断,老子目睹民间疾苦,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主张。《道德经》五千文即为他生平思想的综述,也是道家思想的源头,诸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老子之后,道家学派以庄子执牛耳,《庄子》内篇、外篇、杂篇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东汉末年,水、旱、蝗、疫、地震连年不绝,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七月,全国就有三十个郡国爆发蝗灾,洪水肆虐,加之世家大族、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兼并土地,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百姓在走投无路之下幻想在宗教中得到解脱。东汉谶纬、神学兴盛,鬼神信仰流行,加之佛教在此时走进中国,受此影响,一些受谶纬与道家思想影响的方士也试图借助宗教的力量摆脱残酷、黑暗的现实,道教便应运而生了。成立之初的道教同样奉行《道德经》,将老子奉为神灵,这都带着浓厚的道家气息。
东汉末年中国出现了两支道教宗派,一为太平道,一为五斗米道。太平道奉行《太平经》,由钜鹿人张角创立,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行黄老道,以符咒替人治病,十余年间,众徒已数十万,连结郡国,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张角后率领太平道信徒起义,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这便是著名的“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后遭残酷镇压,太平道也从此销声匿迹了。
五斗米道由张道陵创立,东汉顺帝时(126—144年),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张道陵听闻蜀地民风淳朴,与弟子入鹤鸣山传道,凡入道者,需交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
张道陵在蜀中设立“二十四治”,即二十四个传教点:阳平治、鹿堂治、鹤鸣治、漓沅山治、葛贵山治、更除治、秦中治、真多治、昌利治、隶上治、涌泉治、稠筻治、北平治、本竹治、平盖治、平刚治、蒙秦治、云台治、浕口治、后城治、公慕治、主簿治、玉局治、北邙治。后与二十八星宿相配,增至二十八治。“治”中设立“祭酒”,总理辖区大小事务,祭酒之上又有“治头大祭酒”;五斗米道同样以道法替人治病,设立静室,令病人面壁思过;或为病人祈祷,将病人姓名写在纸上,一式三份,一份放于山上,一份埋于地下,一份沉于水中。
五斗米道也称正一道或天师道,学术界通常将它的创立视为道教的起源。张道陵羽化后,其子张衡即位,称嗣师;其孙张鲁称系师,率领道徒割据汉中,建立起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第四代天师张盛于西晋永嘉年间从汉中迁徙到龙虎山祖,后世子孙代居于此,世袭道统,龙虎山遂成为正一天师道派的祖庭,至今已传至第六十四代。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杨涛)6月24日,央视CCTV-7《态度》栏目组来到紫阳县东木镇天地天然板石有限公司实景拍摄紫阳蓝黑板石品牌微纪录片,标志着“紫阳蓝黑”板石经央视CCTV-7《态度》栏目组终审,正式入选中国...
紫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紫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