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锦鸿)2014年3月30日,采取“企为农担保”方式的首笔订单贷款成功发放。陕西省紫阳县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在紫阳县双桥丹友蘑芋专业合作社的借款合同上为其盖上了担保大红印章,丹友蘑芋专业合作社获得了28万元订单贷款,解决了流动资金问题。同时,紫阳县双桥丹友蘑芋专业合作社与陕西省紫阳县富硒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100吨蘑芋干委托收购及加工合同。
2013年,人行紫阳支行下发了包含“三定”为核心内容的订单金融实施方案。紫阳人行发展订单融资得到了地方政府、担保公司的重视和支持,与安康市财信担保公司紫阳办事处达成了合作备忘录,财信担保公司将订单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
“当初向农户下订单,只是为了预订农户种植的玉米、苦荞,没想到用它来融资。现在,订单经过评估,有了价值,可以用来融资了”,开源公司李远泉很是感慨。2013年11月27日,紫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与紫阳县开源富硒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订单贷款合同正式签约。该笔贷款采取“订单授信,财信担保”方式发放,即以订单评估价值的50%作为授信基数,财信担保公司担保,利率比同样条件下企业的浮动幅度减少了10%。紫阳联社79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该公司收购玉米、苦荞等方面流动资金需求。同年,县联社高桥信用社对开源公司建设的高桥镇农业现代园区内手持订单的419家农户建档、重新调整授信额度,251家农户授信额度维持不变,168家农户增加了授信额度336万元,加上存量授信,所获得总授信额度达到2540万元,贷款存量261万元。
2014年6月19日,紫阳县联社牵头与石泉联社组团向陕西省紫阳县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发放富硒食品3年期贷款2000万元。“规范的收购订单,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工作量小,效率高,不产生任何费用,相比固定资产抵押贷款而言效费比高,真正实现了‘快捷低成本\’,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县联社马经理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紫阳县以订单方式发展农业生产的企业有10家,订单农户达2000多家,“订单农业”已经成为紫阳县农业产业的主要生产模式,广泛分布于富硒农产品种植、蘑芋、茶叶、烟草、大蒜、蚕桑等各个行业,涉及产值达10多亿元。
在订单贷款的支持下,开源富硒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累计投资3500万元,增加了流转土地面积,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生产加工厂房,已经开始试生产。陕西省紫阳县富硒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向18家魔芋专业合作社下达订购鲜魔芋7万吨,县政府将蘑芋列入政府发展计划,种植范围将扩大到21个乡镇,总面积达到30000亩,总产量达到45000吨。
人行紫阳支行推进订单融资工作2年来,紫阳县双桥镇168家蘑芋种植户中有98户在集中安置点购买了安置房。开源现代农业园区内的裴坝村、龙潭村两个村的一部分家庭不再外出打工,家庭成员有的种植玉米、苦荞,有的在开源公司上班,年出售玉米、苦荞的收入有18000元,家庭年收入在25000元以上。收入有了保障,购买了安置房,像这样的家庭,在村里有68户。他们从山上移民到山下,从危房迁进安居房,外出打工变成本村就业,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过上了幸福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程伟紫阳县红椿镇社区居民金立琴寄语两会代表和委员,建议政府多多加强集镇殡仪馆和公墓建设。金立琴说,随着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向县城、中心集镇、社区集中实施,尤其是集镇人口剧增,加上人...
紫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紫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