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是今后一个时期贫困山区统领全局的重要工作。到2020年实现脱贫,中央有决心、省市县有信心,镇村有没有底气?情况如何?
带着这个问题,本报记者日前以高桥镇为采样点,到镇村、社区,访农户、居民,看工厂、园区,与镇村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在记者接触的人群中,无论是寄住在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小区“交钥匙工程”房屋的贫困户,还是镇村、社区干部,情绪普遍乐观。
过去有基础、现在有办法,曾经的难题又有了新政策破解,紫阳县高桥镇党委书记刘磊告诉我们,不仅有信心,而且很充足。
底气一:中央政策好
刘磊带我们看几户享受陕南移民搬迁政策,从高山搬迁到集镇社区的村民。
村民王安政,被称为“处在五保边缘的人”。原来居住在兰草村大田马槽沟,家里有4亩4分地,种点庄稼不够野猪吃。退耕还林到现在,享受退耕还林后8年政策,每亩仅补助125元,一年500多元补助,干啥都不够。按照“孤身寡人”纳入五保,年龄不够。在过去高山,这样的人不少。刘磊说,不是这些群众没有本事、也不是不够勤劳,关键是自然条件差,有劳力、没办法。不少人甚至连媳妇儿都找不到。所以过去高山五保户多,原因就在这里。“年轻是个单身汉、老了就是个五保户。”
当年为了这些地方的脱贫,功夫花的不小。修路、拉电、人畜饮水,投资不小,好多都投资在山高水远的地方。有不少地方为一两户拉几杆公里电线,多大代价。但是效果很差,依然留不住人、经济也发展不起来,解决不了贫困群众脱贫问题。现在这些地方人搬完了、投资也都浪费了。
早上十年,国家、个人,在基础设施投资上要节省多少钱?
老王现在搬迁安置到远元小区的415房,房子很小,最简单的一室一厅一厨。属于政府免费提供的交钥匙房,现在老王在集镇打零工自挣自吃,不仅生活没有问题,并且用他自己的话说,“钱用不完”。让他郁闷的是好政策来晚了,早个5年,找个媳妇还能够添个娃。现在嘛,靠运气。
就在眼前,搬迁改变家庭结构的村民也有好几个。原来住在芭蕉山垴垴一位年轻人,不仅现在媳妇有了,娃也添了。刘磊笑着介绍其中一位。当时,因为单身,到信用社连贷款都贷不上,还是刘磊担保,才说服信用社放的款。
好政策多。高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沈德安感慨,过去让干部包抓贫困户,有劳力的户好说,还有的困难群众就真没有办法。给钱,我们工资就那么多,还要养活老婆娃儿,有几个钱给他的?给他找个地方打工,出个安全(下转二版) 记者 璩勇 通讯员 张福华 璩华
新闻推荐
(上接一版)各级各部门的力量与影响对于高桥来说,这些年各级各部门的帮扶直接可见,同时也影响深远的。市委政法委2008年在裴坝包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抓帮扶5年。不仅解决了村上问题,镇上有项目需要...
紫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紫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