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郑斐 通讯员 汪可平)近日,一场冬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安康市紫阳县硒谷工业园区的美姿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郑小华正和他的工友们加紧赶制冬衣。郑小华家距离服装厂有一里多路,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今年9月份回家来到这家服装厂上班,“虽然工资比外面少点,但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更方便。”
紫阳是全省有名的劳务大县,常年有8万多人在外务工,这些人员在外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村严重的“三留守”问题。为了破解农民工无法照顾家里的老人儿童的难题,让在家门口就近就业,近年来,紫阳县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并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实现了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的双赢,截至今年9月底,全县有5.45万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要让企业帮助农民工就业致富,政府首先得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企业成长,为此,紫阳县先后出台了《优化投资环境的十项决定》、《工业企业扶强办法》、《县直单位包抓规模企业办法》等十余项专门性管理制度和办法,助推企业发展;累计投资2.6亿元建成硒谷工业园区,为中小微企业打造集聚发展平台;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简化市场准入,提升企业投资积极性。
紫诚旅游开发公司是紫阳县一家集任河漂流、娱乐、健身、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公司,在投资开发任河漂流旅游项目过程中,紫阳县成立由县级领导挂帅、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包抓工作组,从项目用地、手续办理、道路绿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全力协助。公司负责人陈禄军说,“要不是县上大力支持,漂流项目也不会短短一年半时间就投入运营。”
在帮助企业成长过程中,紫阳还在税收上做“减法”,认真筛查落实涉企收费清单,及时落实减免政策,仅今年1至9月,共减免小微企业各项税收690万元;同时,在资金扶持上做“加法”,“十二五”期间,累计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3.37亿元,财政贴息3014万元,扶持5653名小微企业业主创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类专项资金累计超过1.5亿元。
发展环境的优化,催生了大批中小微企业,截至目前,紫阳全县企业总数超过1万户,为农民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提供了平台。紫阳县盘龙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通过扩建茶叶基地,吸纳当地群众进园区务工,使100余名群众就地转身成为产业工人;紫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任河旅游项目运营后,带动当地近200人就业。
新闻推荐
找准撬动县域发展的支点 ——紫阳立足绿水青山重构经济发展优势
本报记者屈荔鹏武丹通讯员余兴福前不久,紫阳县荣获“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开展第一年,紫阳就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在生态环保优先的前提...
紫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紫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