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境内的民间歌曲的总称,是陕南地区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歌种类之一。2003年,紫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歌艺术之乡"。紫阳民歌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紫阳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花鼓八岔、孝歌和新民歌等十几个种类。劳动号子是紫阳民歌的基础,而船工号子是劳动号子的内核,在紫阳民歌中占有重要位置。山歌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大多是表现男女情爱的内容。小调歌词较为固定,曲调细腻流畅,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平稳细碎,音域较窄,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个人感情色彩。风俗歌曲是紫阳民间举行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时所唱的歌曲。新民歌是解放后编创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创紫阳民歌。
紫阳民歌的歌词鲜活生动,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韵味独具;其旋律优美婉转,高腔唱法中游移于调式音级间的色彩性颤音唱法具有独特的价值。紫阳民歌的代表性作品有《郎在对门唱山歌》、《洗衣裳》、《唱山歌》、《南山竹子》等。紫阳民歌对于丰富中华民族音乐宝库、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张旭 杨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强晖通讯员黄志顺)近日,亢某来到紫阳县向阳镇社区的“老哈调解室”签下协议,同意拆除搭建在瓦房店会馆群旁边的一处临时建筑。据了解,近4个月以来,“老哈调解室”共调解各类纠纷30多起,较大...
紫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紫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