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紫阳新闻 > 正文

民意所在就是施政所向 ——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紫阳县委书记王晓江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7-01 22:0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周明

王晓江到紫阳任职后,带去的变化显而易见:群众遇到难事,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解决,不再动不动就去政府上访;新修的2800余公里乡村道路,让群众摆脱弯弯山道;8年间,县域生产总值增长4.8倍,财政收入增长9.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7倍……

紫阳山大、沟深、人穷,社情民情复杂,曾是全市有名的上访大县,干成这些事碰到过各种困难和阻力,王晓江也吃过很多苦,但他凡事都较真,只要是群众高兴的事、只要是利民富民的事,只要是能够推动紫阳发展的事,他认准就干,干就一定要出特色、见成效。

跟群众一起做决策心里才踏实

2006年自关中旬邑交流到陕南紫阳担任县长以来,王晓江一直把民意所在作为施政所向。

上任之初,王晓江就“破天荒”地在全县范围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并要求县政府领导带头在政府门庭公开手机号,从而带动所有县级领导、部门和乡镇党政一把手在县城广场全部公开手机号码。这一举动刚开始招来诸多议论,有领导干部反对,也有群众质疑“作秀”,但他不仅强力推行,反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加码,配套出台首问负责、即时答复等措施。通过手机联系,群众诉求有了快捷通道,干部也找到了依存感,党群干群关系自然更加密切了。

王晓江爱下乡,几乎成为一种习惯,他觉得只有始终扎根在群众中,随时能倾听群众呼声,心里才踏实。

紫阳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过去一直缺乏像样的主导产业。为此,王晓江亲自设计调查问卷,年年发放万人问卷,确立了“低山茶叶、中山魔芋、高山木本药材,库区大水面养殖”的立体农业发展战略,一抓9年。茶叶是紫阳特色产业,但因为规模小、加工差,一度陷入“名盛业衰”窘境。2006年开始,王晓江带领政府一班人,下势实施兴茶战略,新建改建茶园10余万亩,开发新品,培育龙头,使茶叶从特色产业变成支柱产业;如今,茶叶、魔芋等产业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的“王牌”产业。

紫阳山区交通差、财政穷,农村群众最盼的事是修路,但最难的也是修路。当时,紫阳25个乡镇有21个都只有砂石路,三分之二的自然村不通公路。王晓江连续两年在全市头号特困村——毛坝镇竹山村的修路工地上和村民一起过小年,筑成一条盘旋在高山云雾间的“天路”,培育出闻名全省的“村道精神”。在这一精神鼓舞下,全县连续5年新修通村路占全市同期总里程近六分之一,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干跟群众心思合拍的事才有激情

王晓江不仅善于给群众办事,而且办就一定要办好,一定要办出特色,让它对老百姓带来的利益最大化。

紫阳县城西关广场建设是群众最急切的愿望,人代会定了几次却都无果而终。在走访所涉拆迁户后,王晓江了解到症结在于究竟实行商业开发还是纯公益建设。他决定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的事情,用硬手段啃掉硬骨头。因为建设方案顺民意、得民心,仅用40多天时间就完成了52户群众和12家机关单位的拆迁,当年就建成15000平方米的综合性广场。

实施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王晓江一开始就把群众改善居住、增加挣钱门路、功能设施配套一起考虑,与推进城镇化紧密结合,集中力量建成了功能全、辐射广的安置社区60多个,5年累计搬迁65500人;奔着群众所思所盼不断探索创新,用9年时间探索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载体,形成了融合党的建设和县域社会治理的“五个一”工作法,被全省推广,在全国叫响,去年以来全国各地到紫阳考察学习的市县已超过100起,累计800多人次。

平日里,王晓江是个大度的人,可一旦遇到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他立马就较起真来。去年5月,紫阳进入防汛期,一天夜里10点多,王晓江忙完手头工作,可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各乡镇防汛值班情况,随即叫来司机,直奔向阳镇等3个乡镇突击检查干部防汛值班情况,直到看到各岗位人员仍在坚守,方才安心回到县城,此时已是凌晨近1点。

9年来,紫阳集中力量办大事,累计实施城乡180件实事项目,集中解决了一大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出行难、增收难等问题。

服务群众不到位的干部坚决不用

针对个别干部群众观念不强、庸懒散现象严重等问题,王晓江担任县委书记后动的“第一刀”,就是整治干部作风。近几年,紫阳接连出台《关于转变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规定》、《科级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制度》等强硬措施,在全县掀起不小波澜。

乡镇机构改革后,一些基层干部茫然无措,为了强化服务群众,王晓江不断给干部加压力、找事干。县委、县政府全面推行县镇干部直接包联农户制度,898名乡镇干部与全县7万农户、1077名县直部门干部与5896户重点户结成包联对子,规定干部每月必须至少登门或电话联系包联户一次,“量体裁衣”帮助群众制订增收计划。

“抓住用人导向就抓住了干部作风的根。”从2012年开始,紫阳县委出台《科级干部选拔任用若干规定》,并在县城广场公开,接受各方监督,建立定期民主测评和群众评价干部制度,干部选拔任用中“民意”的分量被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翌年出台的一份文件中,更是将“包联或服务对象测评满意度80%以上”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必备条件,低于这个杠子将被“一票否决”。民意测评不靠前的没机会,群众评价高的受重用,倒逼干部主动为民服务,真心为民服务。

在紫阳任职9年,王晓江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干到实处,形成了知难而上、苦拼实干、敢为人先、精诚团结的“紫阳精神”,这是紫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大好局面的根基,也是紫阳未来不断实现新跨越的动力。

新闻推荐

紫阳千万资金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杨志贵记者程伟)今年以来,紫阳县将电子商务等5大免费技能培训项目作为10大惠民工程之一,县委书记亲自挂帅电子商务领导小组组长,将“电子商务”列入全县20项重点工作,安排1000万元用于扶...

紫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紫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硒”望满山川2015-08-18 21:41
评论:(民意所在就是施政所向 ——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紫阳县委书记王晓江)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