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院士(右一)在市中医医院带队查房。郭鸣 摄
闫楚良院士(右一)参观车间并进行指导。张喆 摄
B
C
A
时间回到4月24日,安康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二科病区内,一次特殊的问诊在这里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中外的针灸学专家石学敏为4位脑中风患者把脉问诊。与患者家属一起仔细旁听的还有针灸康复科的医护人员,他们不少人把手机摄像头对准石学敏,不愿漏掉哪怕一句指点。
这是“安康市中医医院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后,石学敏给医生们上的“第一节课”。“院士带队查房、带教,对我们的业务有很明确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针灸操作上,他手把手示教,让我们体会进针的深度、方向、频率,把很多细节的东西都讲出来了。”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二科主任胡新耀感慨。从此,医务工作者多了一个稳定的学习渠道,全市中医药科技创新也搭建起了“国字号”专家平台。
这个工作站也是安康市的第5家院士工作站。2015年,市科协到湖北襄阳考察学习,发现当时襄阳市就有30多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回到安康后,市科协立刻着手这项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安康市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走上了正轨。目前,除了5家院士工作站,10家专家工作站也相继挂牌运行,据了解,这一数量位于全省前列。运行数量是一方面,运行的质量和成效又如何呢?
高科技引领企业发展高姿态
高冬青是无锡人,此前在上海一家知名电梯企业工作,2017年4月来到安康,担任普瑞达的总工程师,负责公司的研发工作。他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研发团队正在和西安交通大学刘马宝教授的团队合作,进行电梯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开发,已经进入了数据收集和测试阶段,预计2019年可以装机。在普瑞达园区内,高耸的试验塔承担着部分测试工作,一栋即将建成的科研楼也将成为高冬青和他的团队今后工作的主阵地。
“这是物联网系统的一部分,目前我们已经能够对电梯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数据分析,对电梯内被困人员进行视频安抚和五方对讲。”高冬青说,“而这个健康管理系统可以把现在的事后处理变成事先预警。如果预先判断可能会出现故障,会优先把人放出来,然后再来报故障解决,降低故障率,提高安全性,也就是‘不困人\’的电梯。”虽然物联网已经是一个很“火”的概念,电梯故障预警也是很多企业的研发方向,但是高冬青告诉记者,与知名大厂相比,由于普瑞达的电梯拥有量并不大,而且是立足安康的企业,因此,这套管理系统的兼容性会更强,无论哪种品牌,只要搭载这套系统,都可以享受到服务,而这恰恰是大品牌电梯不会去做的。
这一研究方向的确立离不开中国科学院的楚良院士以及他的团队。2017年6月27日,在此前的合作基础上,陕西普瑞达电梯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挂牌,闫楚良院士担任首席专家,这是安康市企业成立的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西安交大的刘马宝教授也是工作站的成员。闫楚良和刘马宝都是航空航天领域的权威专家,这样的合作可以说是一次跨界。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是每个企业都不断追求的,院士工作站的设立恰好可以借助航空航天领域可靠性研究成果将电梯的安全性提升到一个高度。
“安全和智能,是电梯这个特种设备一直要追求的,而在这其中,究竟应该往哪个方向走,这就需要院士和专家帮助我们做出决策,在双方沟通商讨后,普瑞达确定了以小梯种和电梯健康管理为主的研发方向。”高冬青告诉记者,科研成果将来申请专利,会给企业带来收益,但实际上,现在的科研投入以及将来的成果不能单单用经济效益衡量,更重要的是,在电梯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一个年轻的企业怎样通过科研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弯道超车。
院士工作站的合作形式灵活多样,既有石学敏院士这样的口传心授培养中医传人,也有普瑞达电梯与闫楚良院士、刘马宝教授及其团队的合作开发,而华银科技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衣宝廉建立联系的院士工作站,已经成为了衣宝廉院士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目前为该企业带来近20项国家发明专利,大部分都已成功转化为生产力。2017年10月11日,通过安康市科协的牵线搭桥,镇坪饮源生态资源保护开发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在中国科学院武汉长江研究所桂建芳院士的帮助下,提升钱鱼(多鳞白甲鱼)的繁殖率。“钱鱼是镇坪的本土鱼,过去因为环境恶化濒临灭绝,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突破了繁殖问题,但繁殖率还不高。桂建芳院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知名专家,不仅能帮我们尽快解决这个问题,还能培养带动一支科研队伍,推动镇坪甚至秦巴地区生态渔业发展。”董事长杨永南说。
双向获益,工作站“顶天立地”
如果说院士工作站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企业在研发方向上作出判断,帮助企业把研发经费用在刀刃上,做好高端研发,那么在安康这个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地区,伴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不少在外经商务工的“归雁”回乡创业,相继设立的专家工作站则旨在更好地帮助这些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纵观现有的10家专家工作站,除了市中医院的国医大师李佃贵专家工作站,其余的9家都立足于农业及农业加工企业。近两年来,在茶叶、魔芋、拐枣、蚕桑、林麝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也都成立了专家工作站。市科协学会部方仁东介绍,这些建站的企业都是在安康市比较有影响力的,对于科研也比较重视,对于整个行业的科研创新都有着推动作用。
2017年7月7日,安康市科技创新茶叶专家工作站在平利和紫阳同时成立,依托平利县田珍茶叶有限公司和紫阳县焕古庄园茶叶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余有本和中国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曾建明分别担任首席专家。
当天,在平利,与会专家与20多家规模以上茶饮企业主就各自企业的产品研发等技术需求进行了深入对接和广泛座谈。首席专家余有本教授率专家到平利县兴强茶业公司打造的“中茶108”科普示范基地,实地诊断茶树病情,耐心讲解产生病虫害的原因,指导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领,解决茶树病疫中的疑难杂症。而对于焕古庄园茶叶科技有限公司来说,这一合作其实水到渠成。早在2016年4月,该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了“紫阳富硒茶”战略合作协议,著名茶叶专家曾建明研究员历时一年研制开发了“硒香茶”。硒香茶成功上市,能够有效利用夏秋茶资源,延伸产业链,产茶期由原来两个月拉长至六个月,茶产量、茶农收入和企业效益实现增长。
市农科所所长张百忍是这两个工作站的站长,承担着协调和沟通的职责。他告诉记者,每个工作站都有十几名来自育种、病虫害防治、土壤、茶叶加工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向专家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同时,作为安康市农科领域的专家,张百忍也表示,无论是高校教授,还是本地相关领域的专家,也都很乐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放到企业进行转化,同时,他们也可以在第一线的生产中寻找新的课题,这对于企业和研究机构,是一件双向受益的好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一站。
对于促成这些工作站成立以及提供保障的单位来说,将更多科技资源带进安康,为企业和科研机构、专家搭建平台,也是在安康市追赶超越、绿色崛起过程中发挥职能的不二之选。
据市科技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1家,较2015年翻了一番,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占GDP比重、专利创造量等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全市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快速提升。安康的企业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大连化物所、西安交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农大等20余所高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院企合作、校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北京大学安康药物研究院取得专利技术19项,药品批号180多个,原料药提取产能西北第一;陕西华银工程技术研究院取得专利7项,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共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工程进展顺利;安康阳晨科技研发中心取得循环利用等科技成果11项、专利技术4项。
今年5月,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协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办法》,对于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做出了规定,并将对经过认定的省级专家和院士工作站分别给予100万和300万的资助经费。这不难看出政府对于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重视程度,也足以反应科技创新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科技人才资源目前还没有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这与大多数企业的规模和资金实力有关,也和工作站的运行机制有关。
据张百忍介绍,安康市的农业企业大多是小微企业,单独的某一家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需求来运转如此庞大的专家资源库,他建议应该组建更加紧密的企业联盟,将企业的需求与专家的专长更紧密地对接起来,让这些智力资源为更多小微企业所用。
记者 张婧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辉杨梦婷)说起镇坪坪宝村村主任雷天树带头砸麻将机事件,虽过去一年,但至今被大家津津乐道。雷天树说:“虽然少...
镇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