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广莹现任镇坪县农科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参加工作20多年以来,他始终奋战在农业基层科研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山区农业的情怀和梦想。
他承担着办公室和科研育种及试验等工作,白天他工作在试验地育种材料圃里,晚上耕耘在电脑旁,几年来由他撰写的项目、论文试验报告等材料有百万字之多。他长期骑着摩托车往返于试验点、县城和农科所,从不计较得失,从不叫苦叫累。
在学术上,他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吸取他人之长,坚持订阅学术期刊,做了大量读书笔记,精心编写育种工作心得,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用学到的知识开展卓有成效的创造性工作。他撰写的多篇论文,分别发表在《玉米科学》、《现代农业科技》等学术期刊。由于他刻苦好学,掌握了过硬的专业知识,逐渐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高级农艺师,成为科研课题主持人。
曾广莹积极倡导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工作点滴做起,努力营造清正廉洁的农业科研新环境。在他的倡导下,农科所制定和完善了十余项廉政制度和监管措施,建立了干部职工差额工资岗位管理、科研生产性费用支出定额管理、工程招标民主管理、项目建设专家验收管理等机制和监督措施,在单位营造了廉洁从政,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作为支部书记和副所长,他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在政治上互相信任,有问题互相提醒,有优点互相学习,有经验互相吸收,有建议互相采纳。在工作中互相支持,有了成绩不争功,出了问题不推诿,棘手问题靠前站,敏感问题多商议,增强了农科所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曾广莹一心扑在工作上,心里装的是单位和职工,照顾得最少的是家人,家里的事情全压在妻子身上。前年,在申报一个项目的时候,他自己做完手术来不及休息,就赶紧投入到工作中,身体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压力,他都默默承受,一个月下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由于他的努力,农科所各项工作走在了前列,受到了上级的好评,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2013年5月被授予镇坪县首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4年6月荣获安康市“安康好人”荣誉称号,同年11月荣获镇坪县首届“最美镇坪人”荣誉称号和安康市“优秀基层农技员”荣誉称号,2015年12月荣获安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安康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近年来,他参与选育的优质、高产中杆半紧凑型玉米新品种“四号黄”及自交系“7697”,2003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2月获安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2月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查新,该课题有三项技术属于国内同技术水平首创。他参与选育的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华玉五号”,2007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大面积推广,深受广大农户的喜爱。参与选育的中杆紧凑型玉米新品种“镇玉208”,2009年通过陕西省审定,已广泛应用于秦巴地区。主持选育的中杆高抗半紧凑型大穗型玉米新品种“镇玉213”,关中夏播高密紧凑型玉米“瑞单518”,2015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大面积推广。他参与完成了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优质玉米“安玉系列”新品种产业开发与成果转化项目,2006年10月通过了省科技厅专家组验收。该系列新品种有组合形式新、品质优、抗性强、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创新特点,受到专家组好评。他参与完成的“玄参脱毒技术研究与栽培研究”课题,2008年2月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组织实施了镇坪县地道中药材黄精、五味子、勾藤等品种的野生驯化课题研究工作。 (稿件由市总工会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姚正坤马艳记者杨雁斌 雨过天晴,镇坪的山色又绿了一分。 5月8日一大早,县走访工作组就出发了,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来到华坪镇尖山坪村,开展扶贫对象...
镇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