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娜 黄明星
陕南崇阳话是源于湖北咸宁阳县的地方话,因陕南移民而形成的一种方言语系,与现在湖北咸宁崇阳地方话属同一种语言。在旬阳、汉滨、镇安三县交界百余平方公里的区域都讲崇阳话。崇阳话是崇阳人生活生产贸易情感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在一个地方,只要一张口说出崇阳话,彼此就有一种同根同祖那种无法表达的浓浓情感——都是崇阳人。
据调查了解,这些移民的时间多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移民原因多因逃难(灾荒、兵匪、犯事、分家)逃亡到陕南。初到此地,他们以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山谷为栖息地,指山水为界,各据一地,先到者为主,后来者为客。在山洞古树等险要地方搭建窝棚居住。开荒辟地,亦农亦猎,经过数年努力,有了积蓄(粮食)再就地选址建房屋院落。
由于崇阳话与地方话的不同,往往产生崇阳话与安康方言之间的交流困难,发生误判、误解。至今崇阳话还不被本地人听懂或理解。崇阳话音调刚柔并济丶婉转动听,最具其独特性。如:烤火叫zha火,吃饭叫gia饭,墙叫bia,睡觉叫困想,说话叫挖丝等。
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表达记载方面,在解放前口头语言如果要变为书面语言,记录的时候则用文言文,现在用普通话,如果要把方言即口头语转换成书面词语,而只有听懂或者会说崇阳话的人,才能完成崇阳话的书面记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崇阳话也逐渐被本地化,崇阳方言的范同上不断缩小并逐步消失。近期,旬阳汉江航运博物馆文史资料室在收集汉水史料时,发现了这一语种,并与湖北咸宁进行沟通,决定共同收集陕南移民湖北咸宁崇阳地方话,为研究汉江流域移民、移民文化奠定基础。
民 俗
新闻推荐
——看旬阳县如何构建县域交通发展大骨架
旬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