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旬阳县人大代表潘厚德不远千里从山西赶回仙河,同样和他从银川、西安等地归乡的还有市县人大代表赵永明、徐荣茂、赵永林等人。
仙河镇位于旬阳县东部,距县城76公里,所辖9个村均与湖北郧西县接壤,镇内有近万名劳动力常年活跃在西安、山西、青海、甘肃等地劳务市场,主导产业以农业和劳务经济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该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25户6247人,其中未脱贫1178户3028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
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仙河镇人大围绕中心任务,聚焦人民群众关切,以充分发挥镇人大主席团职能和县镇人大代表作用为抓手,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为落脚点,精选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展现出新作为。
通过年初的人代会和一二季度主席团例会,该镇确定将脱贫攻坚产业建设作为镇人大主席团全年工作的重点,围绕产业规划主题深入调研,集中视察,专题审议镇政府产业脱贫工作。结合镇情,形成了扶贫产业短期靠劳务、中期靠生态农业、长期靠休闲旅游的发展思路。综合考量代表结构和专长,全面落实代表联系选民和帮扶贫困户制度,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对该镇65名县镇人大代表建立履职档案。邀请镇内市县镇人大代表,召开脱贫攻坚产业建设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寻求发展支持。组织代表前后5次到白河县天宝农业示范园、汉滨区京康农业园区、安康瀛湖等农业产业园区学习考察,经过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参与分红的脱贫产业发展“仙河模式”。
经过该镇的努力和推动,市县人大代表赵永林、赵永明二人率先成立了陕西宏豪农林旅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流转土地1700余亩,优先雇用贫困户劳动力到公司务工,通过保底租金水田500元/亩/年、旱平地300元/亩/年、旱坡地200元/亩/年的“532”保底模式,将从事生产经营亩产值的5%支付给土地流转户,每流转一年还增加亩产值0.5%的分红,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缺资金缺技术收益慢等难题,促进了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在赵永林、赵永明、胡来春等市县镇人大代表的带动下,全镇共2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劳务公司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
7月15日,仙河镇再次召开市县人大代表助推产业脱贫座谈会,推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模式,邀请外出创业代表回乡创业。与会代表一同视察了该镇8处产业基地、合作社和产业园区,并围绕参股分红、土地流转、劳务增收等模式商定投资意向。此后,这种人大代表助推脱贫攻坚的工作模式将逐渐常态化。用潘厚德的话说,“这既是一名人大代表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更有自己和家乡割不断的情怀”。
通讯员 高成国 杨光
新闻推荐
中省媒体记者现场感受远程会诊系统中省媒体记者走进旬阳聚焦健康扶贫旬阳模式李瑞清给记者介绍健康扶贫旬阳模式旬阳县医疗机构设有贫困户慢性病免费药物领取窗口7月19日至20日,陕西省卫生计生委...
旬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