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石泉新闻 > 正文

返乡创业 带动一方 “能人”创业留住了乡愁 帮扶了农户 石泉县中坝作坊小镇让72户农户变身72行代言人 游客从传统技艺中找回了乡愁

来源:华商报 2018-10-29 01:39   https://www.yybnet.net/

“我们的豆腐坊、榨油坊、手工糖坊……每天都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游玩体验!”中秋国庆长假期间,陈国盛和他的团队每天都在石泉县后柳镇中坝作坊小镇忙碌着。“这些传统的记忆,让游客找回了记忆中的乡愁,村民还能赚钱致富,我的努力也算是值了!”陈国盛说。

72户农户的闲置房变成72行体验作坊

在作坊没有建起来之前,中坝作坊小镇所在的中坝村,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整村贫困发生率39.7%。村里早些年借助陕南移民搬迁政策修建的安置社区解决了村民的安居问题,但村子原始的小农经济格局并未改观。

2016年,后柳镇结合石泉县全域旅游规划,准备将中坝村打造成美丽乡村,让当地农民吃上“旅游饭”。镇上干部找到了在当地出生长大、外出创业成功有返乡投资意愿的“能人”陈国盛,希望他能牵头带领村上发展旅游业。

陈国盛在调研中发现,村上有个移民搬迁安置社区,72户农户移民搬迁修的两层楼房,分布在4条街上。“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里刚刚好72户,一楼的房子又大多闲置,不如就建成传统手工体验作坊吧,让这些农户变成72行的代言人,希望能把游客引进来、留得住、玩得好。”陈国盛对中坝村的发展有了初步的构想。

“中坝作坊小镇”由此诞生,作坊定位于主要展现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随后,陈国盛采取租赁或者农户入股的方式,把农户闲置的一层房屋利用起来,并对4条街道进行统一改造。现在的中坝作坊小镇,每条街之间由长廊和窄巷相连,被植物装点成翠绿色,白色和青灰色相间的民居、精致的木雕花窗,显得古朴而典雅。

游客体验传统手艺

还能帮农户增收

为了搜集非遗手工技艺并让它们在作坊里“落地”,陈国盛可谓是费了一番苦工夫:从农户家收购老工具,搜寻资料照片,拜访非遗传承人,考察外地的文化馆、非遗办,劝说村里的手艺人加入作坊……“有些工具实在找不到,我就查《天工开物》,按记载边琢磨边找工匠做出来。”陈国盛说。

在陈国盛与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坝作坊小镇一期项目很快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

中坝作坊小镇运营以来,直接带动周边8个村600余户(含贫困户168户)发展订单农业稳步增收,70余户村民在小镇开店创业,让本村及周边各村600余人实现就业。

陈国盛告诉记者:“在这里,一些传统文化不仅得到保护和传承,村民们也获得了收入。”村民朱金富打了快50年的草鞋,但因为手工草鞋编织慢且卖不上价,一直收入微薄。现在,朱金富的草鞋铺子里摆有6张供游客体验编制草鞋的长凳,他的主要工作也从自己编草鞋变成教游客编草鞋,每个月收入1600多元。

这些传统的技艺,让人找回了记忆当中的乡愁,中坝作坊小镇也成了天南海北的游客寻梦怀旧的首选地。体验完了编织草鞋后,来自西安的游客张女士表示,她以前上山下乡时就在陕南,淳朴的陕南老乡教会了她很多生产生活的技巧,而今能够重新体验到这些手艺,感觉到特别亲切。

如今,走在古朴的石板街道上,传统油坊、酒坊、茶坊、糖坊、豆腐坊、陶艺坊、铁匠铺子、草鞋店子、石泉鼓气馍、手工搨辣子等传统作坊林立,游客可入内向手艺人学习并现场操作,感受非遗手工技艺的魅力。华商报记者 张建全 通讯员 许兵

新闻推荐

宝鸡市政协来安康市考察调研

本报讯(记者潘润生)10月15日至17日,宝鸡市政协主席白升安带领考察团一行,来安康市考察城市开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物流产业...

石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返乡创业 带动一方 “能人”创业留住了乡愁 帮扶了农户 石泉县中坝作坊小镇让72户农户变身72行代言人 游客从传统技艺中找回了乡愁)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