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鹏 陈元涛
“郑姐,这几天咋了,天天笑的嘴都合不拢?这咋还买这么多好菜,有啥好事吗?”
“那肯定有好事嘛,走,这几天请你来喝酒。我们要搬新家了,楼房!”
“确实是好事情啊,恭喜你呀!”
今年刚满六十岁的郑光彩,是石泉县熨斗镇先联村的贫困户,现家中2口人,2016年丈夫因病去世,家庭为给丈夫治病欠下十多万的债,现在郑光彩和儿子张诗汉生活在一起。以前提到儿子张诗汉,郑光彩说到:“以前都是我们这个家拖累的,外加欠了那么多外债根本没那些钱买房子或者盖房子,家里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娃子都三十岁了还没成家,我们对不起娃子。现在好了,我们两个人只花了不到5000元就住进了单元楼了,儿子也在村上的劳务合作社的安排下去了外地打工,平均每个月能挣下3500多元。我们的日子也看到了盼头了,我的精神头也好了起来,我在家养点乌骨鸡,还能去茶厂采茶打工,现在房子有了我要给儿子挣娶媳妇的钱。”
通过“八个一批”实施,对农户来说,这是一张脱贫基础保障网,解决了医疗、教育、住房等后顾之忧,不断强化政策支撑,按照“交叉覆盖、精准到人、跟踪落实”的思路,倾力实施“八个一批”,释放出强劲的扶贫动能,切实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给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实惠。
先联村结合村情,“短平快”与长远支柱产业相结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集体经济聚拢一批能人,通过能人助推集体经济发展。一方面,瞅准当前情况,鼓励青年能人庞丹牵头成立劳务合作社(公司),合作社下设建筑队、保洁队和家政服务队,共有固定社员42人,其中贫困户22人,合作社免费为社员缴纳劳动保险,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并提供就业指导。
坚持脱贫统揽、旅游主抓、多业配套、党建保障的总体要求,用好、用活“支部+X+贫困户”***模式和“支部+能人兴村+X”村域治理模式,以党支部为核心,以贫困村为脱贫攻坚第一战场,以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答案,把产业发展、村域治理与脱贫致富紧密联结。以“支部+能人兴村+新民风建设”,加强民风教化,弘扬“诚孝俭勤和”,破除“等靠要”思想,将先联村打造成一个和谐、宜居、文明、富裕的美丽乡村。
新闻推荐
砥砺奋进的五年·文化陕西之文物篇 传承文明惠及民生 ——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唐墓壁画《客使图》。(资料图片)镶金兽首玛瑙杯。(资料图片)本报记者郭青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在陕西省各文博单位感受传统文化、追寻文化记忆的观众达到了1436万人次。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折射出璀璨...
石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