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权伟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已经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历史的蚕桑产业,竟然能在秦巴山区的一个小城中再次生机勃勃,且发展成一个横跨一二三产的富民大产业链。
在石泉,5万户家庭有1.5万户养蚕,18万人中,有4万人从事蚕桑生产,养蚕除了是一项产业,一种文化,更多的是一份浓浓的乡愁,是沉淀在石泉人心底的情怀。土生土长的石泉人,大部分代代与蚕桑相连。在两河镇双河村、池河镇五艾村、云雾山镇银桥村、中池镇红花坪村等,依靠养蚕家家盖起了新楼房,有的还买了小轿车。
“我们这里1年可以养6批次蚕。只要人勤快,养蚕技术得当,一年只养蚕一项的收入就能脱贫。”养蚕大户赖真彩说。家住饶峰镇的邱洪军便是她说的这一类型的代表。
两年前,邱洪军还一直在固执地养兔子,但因为种种原因,无论是盈利周期还是规模都没能让他摆脱贫困状态。自从去年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建议、扶持下,他改为养殖短、平、快的蚕种,没想到当年便盈利1万元,这让他喜出望外。
为了让更多贫困户“黏”在产业链上,石泉县通过政府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联系合作社,合作社抓大户,大户带动贫困户的办法,建立起“公司+合作社+蚕农(贫困户)”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机制。企业与合作社、贫困户签订订单,实行保护价收购,给蚕农吃下定心丸;设立流动收购点,减少蚕茧收购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保障蚕农利益,降低蚕农和企业的生产成本,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建立县、镇、村三级技术服务保障体系,推广小蚕共育、多批次养蚕、自动上蔟、机械消毒等简易省力的科学养蚕技术。
小小的蚕种,在石泉这片土地上被养殖了几千年,但其效益的真正展现却是在政策和技术的双双给力之下。新技术、新理念、新产业,石泉人让古老的蚕桑业焕发生机,成为保护生态的“绿银行”,成为脱贫致富的“金饭碗”。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由衷地希望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富民产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周歌纪晓莉)7月31日上午,在石泉县政务服务大厅公安出入境办证服务窗口,在很短的时间里,12位准备赴港澳旅游的老年人顺利地办理好全部手续。近年来,石泉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顺应民众需...
石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