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蔡汝平
2018年,先后收获了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先进单位、妇幼卫生工作先进县、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等荣誉称号的平利,再次发力,以全新的姿态积极创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向新的高度发起冲刺。
平利,地处陕西东南部,陕、鄂、渝三省交界,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秦巴山区重点贫困县。为了妇幼健康,平利建成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207个,规范化村妇幼保健室130个。形成了“以村为网底、以镇为枢纽、以县为中心,拓展省内协作”的妇幼保健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了孕前、孕期、分娩、产后一条龙,产、儿科一条龙,医疗、保健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四到位”为妇幼健康优质服务保驾护航
平利将妇幼健康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要点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妇幼健康核心指标纳入政府考核,建立卫生计生、财政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在工作机制上为妇幼健康保驾护航;县上制订了《平利县创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实施方案》,成立了主管县长任组长的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为改善妇女儿童的就医环境,县上筹资1500万元,在陈家坝迎宾大道建成7层妇计综合楼,新办公楼科室更健全、功能更完善,全县妇女儿童获得了更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机构建设”完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
平利推进妇幼保健服务资源优化整合,全面实施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机构内部科室设置、基本业务用房、医疗设施设备、人员编制与经费上,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县级2家助产机构被命名为爱婴医院,11个镇卫生院都建成规范的妇保、儿保检查室,全县规范化村妇幼保健室达80%。县妇幼保健院设立了基层保健科,配备了9名精干人员,加强对全县妇幼工作的指导,全县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达170余人。
“日常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以“一法两纲”为主线,依法对全县承担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务人员进行考核和严把资格准入关;对出生证的管理严把签发关,严格规范出具《出生医学证明》。成立产科技术质控指导组,每年对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相关制度及技术规范的执行、产科急救绿色通道的运转、产儿科质量及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抢救与转诊等问题进行2次检查督导。落实爱婴医院各项措施,建立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评价体系。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乳喂养周等特殊活动日,针对适龄人群开展宣传咨询活动,提高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深入开展“妇幼健康中国行”活动,普及妇幼健康科学知识与技能,提高妇女儿童自我保健意识。
“公共卫生项目”优化妇幼工作服务
为使平利妇女儿童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免费的妇幼健康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平利在完成国家、省、市妇幼健康公卫项目,即优生促进工程、母亲健康工程、婚前免费医学健康检查项目、服用“叶酸片”预防和降低神经管缺陷项目、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项目、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等基础上,主动开展具有平利特色的妇幼健康公卫项目。
如今,在平利婚检医学检查、孕前优生筛查与早期干预治疗相结合、孕产妇基本免费服务与产后康复相结合、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免费救治相结合、母亲健康工程与女性心理健康相结合、宫颈癌筛查与早期免费救治相结合等项目,绝大部分实现了全免费、覆盖全人口。
2018年9月,平利启动宫颈癌免费筛查工作,对3000例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进行免费筛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可疑或异常阳性病例进行追踪转诊,对确诊病例督促其治疗及随访。
新闻推荐
打造安康“丝茶之源”新名片
平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利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