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的号角催人奋进,也改变了一批年轻干部由校门到机关门的常规工作。到农村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那里是选贤任能,砺炼人生的主战场,时雨春风催生着他们的成长。80后的张成军是平利县老干局办公室主任,今年2月被选派到城关镇徐家坝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很快融入到这个新“家”,在扶贫记事簿上写出了沉甸厚重的篇目,被城关镇党委授予优秀第一书记荣誉,一道道闪光指引着他负重前行。
一心联众心
徐家坝村山大人稀,居住分散,产业单一,贫困程度极深,多数农户靠外出务工,留下妇女、老人、儿童困守乡愁老家。全村7个村民小组595户1454人,精准核实后的扶贫对象183户522人,短期内要实现整体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张成军接受组织派遣后,面对家里小孩上学无人照管,孩子妈妈也在乡镇工作的家庭压力,他只好将孩子的姥姥接来照料孩子,自己全身心投入主战场。一到村就入户走访,与群众以心换心,倾听村民呼声,查找贫困原因。切实履行“第一书记”职责,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当参谋,从支部“三会一课”抓起,提高党员素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补选支委成员,健全制度,明晰“两委”班子成员责任分工,使班子成员合力同心,党员队伍的整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走访中,他发现群众中存在的思想阻力在于依赖政府帮扶,自身发力不足和脱贫路子不清的问题是精准脱贫工作的主要矛盾。于是,他在登门到户的基础上,分组或家庭院落把群众集中起来宣讲扶贫政策,帮助每个家庭选定脱贫项目,从树立正气、转变民风抓起,不厌其烦回答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一些不理解政策,不能享受扶贫政策的农户,思想情绪得到一一化解。特别是在贫困户数据大清洗中,他跟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一道,连续作战,白天深入农户走访调查,晚上和村“两委”班子开会研究,核实信息,并把核实情况交给群众,通过党员大会、群众大会、民主评定,层层筛选,确保阳光运行,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张榜公布后,得到群众的赞成和支持。群众称赞说:“张书记对村里的工作熟门熟路,不像是派来的外村人。”
倾心办实事
张成军把产业扶贫列为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务,潜心研究如何让每个家庭能就地生财,把党员干部与贫困户联系到一起,把帮扶企业与贫困户对接起来,找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的结合点,吸引村里的能人及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来创业。
在他的工作日志上形成一系列可操作的思路,再把他的谋划意见分别同两委班子同志一一交换,然后开会决策形成共识,就这样先后培育了群英中药材、玉中养牛、林兵养鸡、聚源绞股蓝、众合绞股蓝5家专业合作社,引进盛丰源食品公司和春兰食品公司对口贫困户结对帮扶。目前,全村已重点发展白芨106亩、绞股蓝200亩,原生态养猪300头、养牛50头、养乌鸡10000羽。特别是抢抓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机遇,积极盘活闲置资源,用活产业惠民政策,鼓励贫困户及村民带资入股,将村未脱贫户免息的信贷资金作为贫困户股金集中入股在合作社,合作社按股份给贫困户5%的比例保底分红,根据经营状况再进行第二次分红。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赊养畜禽幼崽、入股分红、技能培训等措施,让村民和贫困户有了当年增收的途径,并为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选择脱贫项目的同时,张成军心头又一个操劳重点是村里的基础设施和村貌的改善问题。他的想法得到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不断筹集资金帮助,还利用熟人、朋友和工作关系多方争取县级有关部门支持。县老干局先后争取了35万余元用于村公共活动场所及基础设施建设,在各级包抓领导的重视和县级各部门支持下,今年共争取项目资金900余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上,道路硬化4公里,实现了安全用水全覆盖,建成2个移动基站,2座便民桥,安装太阳能路灯105盏,标准化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已建成使用。
关心见真情
张成军在他的扶贫日记中写到:扶贫工作很辛苦,但我们要以大爱精神作支柱,患难见真情,帮人所需,来收获一份快乐。
1组贫困户陈燕,丈夫因病去世几年,儿子患精神疾病,女儿在西安上学,家境十分贫寒,房屋破旧不堪,已成危房,加之交通不便,离村道近2公里,早就列入搬迁对象,但其坚决不愿搬走。在确定干部结对帮扶对象时,张成军主动要求,将陈燕作为他帮扶对象之一。他三番五次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劝说,历时半年终于做通了陈燕搬迁的思想工作,计划10月份搬迁到镇集中安置房。
9月14日,陈燕突发疾病,晕倒在家门口,张成军得知信息已是下午6点多钟,正在村上食堂吃饭,他立即和3名工作队员及村医赶往陈燕家,考虑到其家庭状况,在初步诊断后,决定送陈燕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他和队友摸黑搀扶陈燕下山,到村委会已是晚上8点多,联系到陈燕陪护人员后,他立即驱车连夜送陈燕到县中医院检查治疗。到医院后,他跑前忙后,办登记送检查,一直到晚上12点忙完后才离去。急诊科的医生以为他是陈燕的家属,知道是村第一书记后,点头称赞:我接诊以来,村上第一书记亲自送村民来看病,你是第一个!后来才知道,这段时间,张成军自己的岳父在安康住院,岳母也在安康治病,妻子在乡镇很晚才能回家,孩子只能寄放到别人家。他深知身上担子的重要和近期脱贫攻坚的关键,未向组织和领导提出请假,仍全身心投入到村上各项工作中。
6组贫困户王祖荣今年43岁,全家5口人,母亲年迈七旬,妻子患有慢性病,两个女儿年幼,他是全家的顶梁柱。一天,天下着大雨,王祖荣的哥哥王祖军突然来到村办公室找张书记,说要救他弟弟王祖荣一命。张成军聆听了详细事由,得知王祖荣突发心脏病,急需做人工心脏搭桥手术,要由县医院转入市医院抢救,但手术费用很高,本来就十分困难的家庭东拼西凑了点钱,远不够去市医院的费用。张成军知道后,立即到县合疗办沟通协调,多方联系后,迅速将王祖荣送进安康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了心脏搭桥手术。住院共花费2万余元,由于帮他落实了医补政策,自己仅花了400元,村民们都为王祖荣一家庆幸,说这是张书记帮贫困户落实健康扶贫政策,下了一场及时雨。
7组贫困户吴永意的儿子,今年上四年级。由于家里贫困,母亲弃家出走,孩子生长在单亲家庭,父亲每年又要外出打工,在村里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只有靠孩子的爷爷在校周边租房陪读。孩子上三年级时,吴永意想把他送进县城,找人托管。张成军知道后,主动帮助联系到城关第三小学,让这个留守儿童顺利进入县城学校就读。吴永意说,在最犯难的时候,是张书记给他解了难!
□ 吴全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吉友通讯员王春艳)日前,平利县八仙镇联合县人社局、产业脱贫办等相关单位深入村组开展产业技能培训工作,切实增强群众脱贫的原动力及返贫的抵抗力。截止目前,共培训贫困户300余人,发放...
平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利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