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平利新闻 > 正文

记者驻村采访调研安康平利县正阳镇南溪河村***,让贫困户生活有了盼头

来源:阳光报 2017-06-15 04:11   https://www.yybnet.net/

《阳光报》驻村记者在了解余时学家中现状

记者 杨泽星 文/图

正阳镇地处平利县最南端,南溪河村是该镇2017年计划脱贫村,作为大山深处的贫困村,交通不便是致贫的首要因素。耕地分散不利于农业生产、生产道路不便、部分老百姓思想观念落后,也成为了该村致贫的主要原因。

记者跟随西安交大资产公司下乡扶贫的第一书记梁维进、村监委会主任周家斌深入走访了多位贫困户,了解到了目前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情况。

记事一

现状:七旬父亲与患病儿子共同生活,收入较少

对策:今年要帮他们增效管理3亩茶园,再养两头猪

田家坪第四村民小组距离南溪河村委会约有七公里,驱车只能到离村组最近的柏油路与石子路的结合处。记者与梁维进、周家斌步行爬坡,沿着石子路转拐过几道弯,耗时半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贫困户陈小虎今年73岁,他共有三个儿子,十多年前大儿子、二儿子已经分家立户。陈小虎的老伴因病去世,现与小儿子陈卫在一起生活,由于年龄大、身体薄弱,陈小虎基本无劳动能力,今年33岁的陈卫身患疾病,家庭贫困至今未成家。父子两人以种庄稼为生,平时儿子上山挖点草药,全家人均年收入约2500元。除收入较少外,他们住在危旧的土坯房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只猫咪与他们作伴,条件艰苦。

针对陈小虎家的现状,周家斌表示,首要解决的是他们安全住房问题,按照政策为他们提供40平方米的安全住房,下半年就可以入住。前期已经对他们进行过扶贫政策的宣传,引导他们进行产业发展,今年计划帮助他家增效管理3亩茶园,计划发展养猪两头。

对于村上的帮扶措施,陈小虎说,“虽然我家里贫困,但是我不愿意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他说,梁书记这些干部们能尽心帮助,他已经很感谢了。

声音:自己要干起来,不能坐等政府给钱过日子

记者了解到,陈小虎老人上世纪70年代在村里当过民办教师,担任过村文书,在南溪河老一辈人里,是个有文化的人。对于现在的国家政策,老人直夸好,用他的话说,现在的社会真正的好,要是说不好,那就真的没有良心了。现在有了病国家给治,种茶叶还有补贴,虽然生活还是贫困点,但是相比以前的日子好多了。

第一书记梁维进告诉记者,因为老人年龄较大,等后半年安置房修好之后就给老人搬下去住,方便老人的生活方方面面。同时村上已经计划在该组修一条“产业路”,茶园产业遍布在山上,“产业路”的修建更加方便村民生产作业,根据产业扶持政策带动他们脱贫。

陈小虎说,整个县还有其他贫困户,不只自己一家人,况且国家政策这么好,自己要干起来,不能坐等政府给钱过日子。

记事二

现状:哑巴妻子智力低,丈夫一人养家房屋漏雨

对策:政府兜底扶贫,安置住房、发低保、补助、动员土地流转

余时学是四组村民,全家共三口人,是村里低保户。他的妻子从小是个哑巴,智力也有些问题。女儿十几岁跟随别人出走,并育有一小孩,现在在山西打工,常年在外很少过问家中情况。

第一书记梁维进告诉记者,平常白天余时学很少在家,往往不是在地里种庄稼、就是去村里给别人打零工。除此之外,他家还种有四亩茶园,但因缺少技术的原因,很少对茶园进行管理,茶园几乎没有什么收入。

余时学的家是破旧的土坯房子,每逢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会下小雨,部分墙面也已经出现裂缝。走进他家中,记者看到地上有一堆炭火正在燃烧,从房顶吊起的四根支架简单的构成了一个垂吊装置,上面吊着一台水壶正在烧水,这就是他们生火做饭、烧水的灶房,走进紧挨着的卧室,伴着高低不平的土地面上,支起一张简单的床,床上的被褥凌乱摆放着。

面对记者的采访,余时学很少进行交流。一旁的梁书记解释道,或许是因为家庭的原因,让本身很少说话的余时学更加得寡言少语。

记者了解到,作为政府兜底的对象,余时学一家每年可以享受五千多元的低保,还有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一些政策性补助。虽然今年已经56岁了,但是余时学很勤劳,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年帮别人打零工挣了5000元左右。

梁书记告诉记者,村里计划今年将他们搬迁至南溪河集中安置区,搬到山下安置小区以后,不光方便余时学一家的生活,更加方便他在镇村务工,以增加收入。村上今年会在该组修建“产业路”,届时方便群众产业发展,余时学的茶园可以继续耕种,也可以进行土地流转统一种植,以增加他们收入,达到脱贫目的。

梁书记告诉记者,南溪河村的低保户和五保户还有30户共50人,根据他们每户不同的情况,村里制订了相关的帮扶计划,但首要问题是先改善他们的住房环境。

记事三

现状:儿子年近五旬在外务工未成家,75岁老母亲养猪维持生活

对策:母子俩人入住安置房,扶持养猪和茶园增效管理6亩

胡发康是南溪河村四组的贫困户,他与母亲罗永喜共同生活。今年75岁的农妇罗永喜共育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胡发学已分家并搬离别处生活,小儿子胡发泉也已成家,住房紧挨着二儿子胡发康的家,生活上三户人都是各过各的。

记者在胡发康的家里并没有见到其本人,只见到了他的母亲罗永喜和住在隔壁的弟弟胡发泉。胡发泉称,二哥胡发康在外面务工,今年已经49岁还未成家,逢年过节才回家,回来也只是买点水果,没见到他给过母亲一分钱,平时基本联系不上。自己家三口人,孩子在上学,因交通不便加上住的是土坯结构的危房,他们一家也被评为了贫困户。平日里,因为和母亲紧挨着住,所以在支撑自己家庭的同时也照顾着母亲。胡发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母亲现在一个人种了一亩土豆和玉米,虽说有两亩茶园,但因母亲身体原因,茶园几乎没有收入,此外,今年母亲喂养了3头猪,刨去日常的生活开销,母亲一年收入不到2000元。他说,自己家去年在政府帮助下已经解决了住房问题,因还未装修,现在暂时住在山上也方便照顾母亲。

针对罗永喜和二儿子胡发康的情况,梁书记告诉记者,村里已经打算安排他和母亲罗永喜住统规统建的集中安置房,按照政策两人享受四十平方米的面积。此外,今年将进行产业帮扶老人养两头猪,尽快联系沟通胡发康回来,帮助他们茶园增效管理6亩,这样从根本上可以解决贫困。

记事四

现状:两家人只有一个男劳力,男子还有疾病,房子已经破旧

对策:产业补助茶籽、增效管理茶园,扶贫搬迁帮助两户人脱贫

贫困户向美住在南溪河村三组獐子坪,她家有三口人,大女儿今年19岁,初中没读完就已经辍学,小儿子今年12岁,上小学六年级。2011年的时候,丈夫沈清祥因病去世,儿子和女儿靠她一个人养活。

谈到收入来源,向美说自己平常种点庄稼,靠二亩地的土豆、玉米为生,她家有老茶园两亩,因缺少有效管理,几乎没有收入。在被评为贫困户之后,去年村里给她发放了250斤茶籽,帮助她新发展管理茶园4.5亩,她还喂了两头猪,今年村上计划帮助她家搬迁至南溪河村集中安置点,按照政策,她家可以享受60平方米的安置住房。

沈清利是向美丈夫的弟弟,他与父亲沈宏贵、母亲谭康凤在一个户口。因为哥哥的去世,所以嫂子带着两个孩子与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老少两家人,只有一个男劳力照应。已经43岁的弟弟沈清利还未成家。他告诉记者,父亲今年已经75岁了,由于年纪较大、身体虚弱,已经没有劳动能力。说话间,一位腰板几乎弯成90度的老妇人挪了出来。沈清利告诉记者,那是他的母亲,因腰椎病母亲常年都是弯腰走路。而他19岁离家在矿上打工患上了尘肺病,日常需要吃药维持。30岁回家后,一直在家务农、打点零工养活父母。他家有八亩地,今年种了一亩的土豆、玉米。

记者在南溪河村委会了解到,去年村里为修建垃圾处理厂,征用了沈清利的土地,给他发放了4万余元征地款。由于他是贫困户,在修建垃圾处理厂时,用工优先考虑了他。村里还按照每亩茶园补助50斤茶籽,共计发给沈清力250斤茶籽,帮他新发展4.5亩茶园。

采访中,沈清利说,自己得了尘肺病需要帮治,记者随即咨询一同前来的南溪河村监委会主任周家斌,他当面帮助沈清利回忆,“你说的这个事,上次我们已经告诉你了,你需要去平利县医院开具尘肺病相关证明才行,健康扶贫这块,该你的一分也不会差的”。沈清利听后点了点头。在沈清利家门口,记者也看到墙上张贴有平利县2017年健康扶贫救助政策11条,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尘肺病属于Ⅲ类慢性病,根据张贴政策显示,沈清利的情况可以享受每年2400元的医疗补助。随后记者将这些政策讲给沈清利。周家斌表示,每一项惠民的扶贫政策,村里都会给群众讲到,但因涉及医疗方面属于专业层次,村干部文化层次有限不能掌握太多东西,只能根据文件讲给老百姓听。健康扶贫方面,以后会多和镇卫生院沟通联系,尽量掌握专业知识,讲解给老百姓。

面对沈清利的问题,记者帮他梳理了一下,告诉他关于他家情况可以享受哪些政策补助,并告诉他扶贫明白卡上有帮扶干部电话,不懂的要多咨询,多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与镇村干部沟通,避免发生矛盾。

目前,沈清利与向美两户贫困户六口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上世纪的老土坯房子已经破旧不堪,并且有裂缝出现。第一书记梁维进表示,针对他们家的贫困状况,不光是产业补助茶籽、增效管理茶园,还要通过扶贫搬迁来帮助他们两户人脱贫。根据政策,沈清利一户、向美一户均可享受60平方米的安全住房。

记事五

意外:两家贫困户不愿意入住安置房,想借债盖楼房

进展:记者与扶贫干部做他们思想工作,他们表示会考虑

“我不住安置房,我要自己修房子”。对于扶贫搬迁的脱贫计划,沈清利表示拒绝。沈清利说,村上给的房子面积太小了,而且离耕地远,种庄稼不方便。向美同样表示想要自己修建房屋,不愿住集中安置区。

记者了解到,他们两户所在位置恰好是滑坡点,属于地质灾害区。梁书记表示,沈清利反映种庄稼不方便的问题,村上已经考虑到了,所以今年计划在三组、四组修建一条2公里的“产业路”,解决老百姓耕地、管理茶园等生产发展不便的问题,沈清利的家离公路旁不远,可以解决他的实际问题。住房面积是按照政策执行,确保群众有安全的住房。

在听到解释后,沈清利依然表示自己想自建两层楼房,记者问他,已经是贫困户了,哪里来的资金建楼房。沈清利说自己想办法借钱,或者去银行贷款。

根据沈清利的实际情况,记者与他进行了谈心。“你要欠账盖房的话,还是无法脱贫,你父母亲年纪较大,在山上生活不便,若是住在山下集中安置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也方便。村里有健身场所,到时修建老年活动室,老人可以更好的与外界交流,身心也宽敞,能够安度晚年”。

在经过近一个多小时的沟通后,沈清利表示会考虑。针对向美的实际情况,记者同时也与她进行了沟通。因两个孩子年纪小,将来长大成家后不一定回山上居住。住在政府提供的集中安置房里,首先将自家住房和安全问题解决了,再根据产业帮扶、就业创业等方式脱贫,有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把日子过好。如今自身没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为了面子不愿住政府提供的安置房,而去盲目地借债盖房,何时才能够脱贫?通过记者、扶贫干部与他们沟通和政策宣讲,向美与沈清利表示会考虑。两位年迈的老人听了,表示很感谢政府能够关心他们。

扶贫先扶志尽最大努力帮助老百姓摘掉“贫困帽”

如何推动南溪河村的扶贫工作,记者对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梁维进进行了采访。

“助推脱贫攻坚是驻村第一书记的职责之一,但如何助推,却是我们第一书记需好好思考的问题。单位为啥派我们来?而且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目的不是以我们带来多少帮扶资金为主,而是希望带来一些先进的思维,改变老百姓的落后思想,也就是扶贫工作中的‘扶志\’”。

梁维进表示,有些贫困户有“等、靠、要”的思想。在帮扶的过程中,部分人不是没有生存能力,而是不思进取。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在平时的帮扶过程中,梁维进都会将在西安交大工作时的先进思想理念,用通俗的话语举例说明给老百姓听,和他们进行贴心交流。

“贫困户要有脱贫光荣的思想,国家只是引导贫困户走向能够脱贫发展的道路,并不是当上贫困户就什么都不用做了,脱贫主要还是靠自己。”梁维进书记说道。

扶贫攻坚要先从扶“志”开始走向真正的脱贫“志”富路

在正阳镇驻村一个多月以来,记者接到过多名村民的电话,有称村干部不公平的,有称没有享受政策的,还有对政策不清晰的。在走访中碰到家里水管漏水的、遇到邻里纠纷的、还有亲属之间因赡养义务产生矛盾的等等事情。凡是接到群众的诉求,记者都会去逐一落实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也许是因历史遗留问题,部分村民与不光对现任村干部存在一些偏见,甚至与历任村干部之间也有一些偏见。记者开导他们要从大局出发,看到变化,畅想未来,不能总活在过去的日子里。在南溪河,记者走访的这些贫困户骨子里都很朴实,也许是长久住在深山里,他们的思维在某些方面已经固化,但记者相信在国家***的政策下,通过扶贫干部们地努力以及驻村记者地沟通和调研报道,使南溪河的扶贫攻坚从先扶“志”开始,走向真正的脱贫“志”富路。

新闻推荐

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考察团来安考察

本报讯(通讯员王玲)6月5日至6日,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监事会召集人廖伯熙、常务监事游文光率团来安参访考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俊民,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平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利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记者驻村采访调研安康平利县正阳镇南溪河村***,让贫困户生活有了盼头)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